】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分工合作 共創經貿榮景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00:19:27


  中評社╱題:“兩岸分工合作 共創經貿榮景” 作者:高孔廉(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教授

  【摘要】兩岸經貿基本上是依市場法則運作,雖然結構已由過去的互補走向近年的競合,但本質上還是互惠互利的,台商可以擴大視野,走向世界,但不能忽視近在毗鄰的廣大大陸市場。兩岸政府似可經由經貿逐漸化解敵意,開誠布公,探討分工合作,共創經貿榮景。

  一、緣起

  兩岸經貿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一個課題,雖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雖然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但台灣仍然無法擺脫或“脫鉤”兩岸經貿。

  台灣出口大陸占比高達43%,2021年貿易順差1,047億美元,遠超對全球的654億,而根據大陸商務部統計,這個數字更高達1,716億,對台灣經濟成長貢獻,不言而喻。此外,根據金管會統計,上市櫃公司1,635家中,有74%赴大陸投資,纍計原始投資金額25,288億新台幣,截至去年底,纍計匯回投資收益5,896億,折算收益率高達23%,足見無論是貿易或投資,都對台灣經濟佔有重要地位。

  其實不僅台灣,連美國川普喊出脫鉤,並呼籲美商回流,但上海美國商會2021年9月調查,有八成仍看好大陸,且USTR貿易談判代表去年10月在美國智庫CSIS演說,指出美中無法脫鉤Decoupling,甚至還要Recoupling,因為中國大陸配套產業鏈完整,基礎建設(鐵、公、機)等完善,市場規模龐大,另就美中關稅戰,去年10月底徵詢意見,擬豁免549項商品關稅,今年3月決定豁免352項,而免稅期是去年10月12日至12月31日,目的就在降低物價及通膨。

  二、環境變遷

  回顧這幾年來,經貿環境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保護主義興起,2017年美國川普總統退出TPP,2018年展開對中國的貿易戰,加徵關稅,同時又祭出科技戰,導致部分台商,甚至陸企轉移陣地,但東南亞國家基礎建設不完善,產業鏈不完整,工人素質尚有距離,結果是仍靠大陸原物料及零組件,僅在東南亞做最後組裝產地。

  其次是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大陸及部分國家採取封城管制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於是企業經營紛紛將原來的全球分工長鏈式生產,改變為短鏈式在地化。而疫情連帶造成物流的阻礙,因而缺櫃、缺船、塞港,甚至改海運為空運,造成運輸成本大增,促成物價上漲。今年三、四月中國大陸吉林、上海、廣州等地又封城,其影響更大,不僅供應鏈斷鏈,由於上海港是全球最大的貨櫃吞吐港,更影響全球供應鏈;而人民的生活食衣住行亦受極大衝擊。

  第三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2022年初生效,包括東協十國及中日韓澳紐五國,形成10+5的自貿協定,這對於漏網之魚的台灣來說,部分傳產受到關稅歧視的影響,包括機械業、石化業、紡織業等,出口這15國均須負擔關稅,降低了產品價格的競爭力,台灣部分業者前些年預見此結果,展開布局東南亞,對於台灣的就業、投資、稅收均造成影響。

  第四是2020年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戰,雖然距台遙遠,但其對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影響衝擊全球,通貨膨脹不可避免,美國的通膨率已近8%,台灣由於政策壓抑,三月仍達到3.27%,人為壓制,最終仍是全體納稅人負擔。特別是台灣廢核電、減燃煤、風電及太陽能又不足,幾乎全靠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價格又因俄烏戰爭大漲。電價不漲是全民負擔,替出口商輸血外銷。台灣又盲目跟著美國制裁,停購俄羅斯的天然氣,轉購價格不菲。去年中國大陸的通膨率是0.9%,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8.1%,顯示將來通膨率應該上升。

  第五是2021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了減緩氣候暖化帶來極端氣候,要求各國碳中和,並以零碳為目標,中國力拼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並成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去年即已無預警實施“能耗雙控”,不僅管總量還要管單位產值的消耗,部分台商已被要求“開三停四”,對於生產活動影響重大。減碳的成本最終還是反映在成本,必然提升物價。台灣也設定2050年碳中和,國發會今年3月底公布淨零排放路徑圖。工商業界雖努力朝碳中和努力,但更擔心電力不足,其實許多國家及學者均改變態度,認為安全的核能也是綠能,沒有減排的問題,值得決策者深思。

  第六是美國最近提出“印太經濟架構”。川普退出TPP,又不願參加日本主導成立的CPTPP,於是另起爐竈,想要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但其內涵並非開放、自由、多邊貿易的FTA,而是美國整合主導,內容包括供應鏈韌性、數位經濟、科技標準、出口管制、清潔能源等,而其成員依照四方聯盟(QUAD)涵蓋印度、澳洲、美國、日本的邏輯,架構初期應該是這四國,而且可能把東協十國納入,目的明顯是美國印太戰略針對圍堵中國而來,美國國會議員提案要加入台灣,官方則未置可否,何況這又涉及敏感的名稱及政治問題,其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三、兩岸經貿發展過程

  就兩岸經貿發展過程來看,貿易大約始於1980年,而赴陸投資則約始於1990年,三十多年來,兩岸相對的“經濟產業結構已產生鉅大的質變”。早年台灣輸出輕工業產品,投資則是互補的局面,台商帶去資金、技術、管理、國際市場營運等,在大陸1989年“六四”事件後遭受外商抵制期間,為大陸帶去發展產業的機會。但三十年過去,大陸從“經濟特區”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成長,平均每年以近10%快速成長,近年才因基礎擴大,經濟漸漸成熟,改為中速成長。在傳統產業方面,產業鏈完整,技術成熟,並已大量外銷,高科技產業等方面亦頗有斬獲,部分領域已嶄露頭角,如5G、無人機、供電動車的電池、網路應用、數位經濟等等,兩岸產業已由“互補”走向“競合”。猶憶2010年兩岸協商ECFA,依協議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開會時,我即呼籲兩岸農業應由單純合作走向“分工合作”,否則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兩敗俱傷。

  即使是市場經濟的美國,現在也制定了“美國競爭法”,對半導體、晶片,編列520億美元補助。這就涉及產業改革的措施,關於一個國家需否產業政策,中國大陸過去是完全的計劃經濟,是指令性的計畫,近年已逐漸放寬為指導性計畫,不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仍扮演重要角色,台灣方面過去有經濟建設委員會(經建會),現在改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兩者似可扮演溝通平台。

  四、兩岸經貿成果

  就兩岸經貿成果及重要性來看,兩岸貿易,台灣始終處於大量順差,以過去幾年來看,2016年出口1,123億美元,占總出口40.1%,2021年是1,889億,占總出口42.3%,“新南向”效果似乎不彰。以近三年對陸貿易順差來看,分別是738、867、1,047億美元,去年年增21%,而去年對全球順差約654億美元,這樣的大陸淨需求對台灣經濟的成長,貢獻鉅大。2019年~2021年大陸淨需求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比例分別為0.19%、2.67%及1.9%,佔成長率的6.2%、79.46%、29.45%。

  如果就投資面來看,雖然近年大陸投資環境不如以前,諸如人口紅利不再、工資大幅上揚、土地價格飛漲、環保要求嚴格、能耗排碳管制,前往大陸投資的金額有下降趨勢,不過規模卻逐漸變大。另外中美貿易戰有台商外移現象,但工業總會調查,仍有75%尚在大陸,外移東南亞約15%~20%,回台投資者約5%~10%;可是我們從金管會的統計發現,台灣上市櫃公司赴大陸投資者約占75%,近三年認列的大陸收益分別為4,906、5,481及5,896億台幣,這些收益當然也回歸台灣的股民手中。此外,近年經濟部的回台投資專案自2019年至2021年12月底止,據統計已有254家台商投資,10,384億元新台幣,而一些中小型台商及台幹匯款回家的也不在少數,展現投資效益及資金的回流。

  五、兩岸僵局

  目前兩岸經貿的一個制約因素是兩岸僵局。自從2016年以後,兩岸即缺乏溝通管道,海基會原本三大功能,即協商、交流、服務,前兩者已完全中斷。關鍵是在兩岸關係的定位,原本九二共識是一個戰略性的模糊,雙方各有台階可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21年曾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維持關係與展開合作的可行方法,制定“替代表述”非常困難;AIT前處長包道格2021年9月也說,若不接受九二共識,須提出能處理與大陸關係的務實方法。僵局拖延對台灣並不有利,大陸的快速發展不因兩岸僵局而停滯,2017年兩岸的GDP,大陸是141,436億美元,台灣是5,908億,差距是20.55倍,而2021年是181,022億比7,748億,倍數是23.36倍,國家的硬實力是展現在經濟、軍事、科技,而後二者的基礎仍在於經濟實力,當兩岸差距愈來愈大,時間會站在哪一方?可想而知。

  兩岸如果恢復協商,最優先最重要的就是儘速完成服貿協議及貨貿協議,蔡政府執政六年了,還不敢廢除ECFA,這就是因為享受到80億美元的關稅減免,今年RCEP生效,我們也有部分產品列在ECFA之中,所以不受影響。但ECFA終究衹涵蓋了五百多項產品,佔全部八千多項產品的一小部分,因此儘速完成貨貿及服貿才是正解,也才便於申請加入CPTPP及RCEP。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