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常備互換協議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縱深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8-09 18:06:33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據澎湃新聞報導,今年7月初,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人民幣/港幣常備互換協議,將雙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貨幣互換安排升級為常備互換安排。這是中國人民銀行第一次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對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鞏固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內地和香港貿易投資便利化、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常備互換協議的內涵和推出時代背景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按照參與主體不同,一般包括商業性的貨幣互換和央行間的貨幣互換。其中,央行間的貨幣互換是指兩國央行按照約定的期限、匯率、利率等交換兩國本幣或可自由兌換貨幣。央行貨幣互換主要是為了降低雙邊經貿交易成本,減少在國際支付和結算過程中對第三方貨幣的依賴,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蕩、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發生流動性危機的情況下,可降低國際主要計價和結算貨幣流動性危機對本國實體和金融部門的衝擊,起到穩定本幣匯率和跨境資本流動的目的。

  在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20年初的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後,央行貨幣互換對於經濟金融體系穩定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認可。在常態條件下,市場主體可依靠自身信用和持有的抵押品從金融市場中獲得外幣融資,然而當金融市場處於危機狀態下,主要金融資產面臨集中拋售壓力,跨境資金將回流發達經濟體,市場主體可能將無法順利獲得外幣資金用於貿易支付和對外債務償還,此時需要官方機構介入向市場提供緊急外幣流動性,以平抑市場波動。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包括中國、韓國等在內的亞洲外向型經濟體出口規模下降,一個原因是全球經濟下滑導致的外需萎縮,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在於亞洲各國長期存在的“貨幣原罪”問題,即貿易計價和結算貨幣主要為美元,而隨著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出現“美元荒”現象,亞洲各國國際貿易由於缺少結算貨幣而進一步下滑,加重了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也是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率先與亞洲各國啟動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的原因。2020年年初,國際金融市場巨震和“美元荒”問題再次凸顯時,美聯儲與主要央行之間的美元貨幣互換體系對於穩定全球美元流動性、平抑金融市場波動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央行間的貨幣互換對於穩定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人民幣貨幣互換體系得到快速發展,逐漸成為國際金融安全網絡的重要補充。在2009年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後,中國人民銀行也加快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步伐。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與包括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阿根廷、新加坡、澳大利亞、歐元區、瑞士、俄羅斯、卡塔爾、加拿大等在內的4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其中,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貨幣互換最早在2009年1月簽署,當時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2270億元港幣,協議期限三年,後續在2011年11月、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和2020年11月四次續簽,規模逐漸擴大至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直至此次取消期限限制,並將規模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