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經濟衰退論”站不住腳
http://www.CRNTT.com   2019-10-28 08:57:35


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數一數二,所以全世界都拿著放大鏡來觀察中國經濟。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的主要運行指標。對於6.2%的經濟增速等數字,一些外媒報道再次拋出“中國經濟‘嚴重放緩’”的論調。

  北京日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鄒蘊涵文章分析,我們該如何看待種種聲音,中國經濟的狀態究竟如何?

  客觀來說,許多人的生活感受與統計數據之間會存在一些出入。你說經濟運行平穩,但感覺找工作不易;你說物價保持溫和增長,但覺得豬蹄太貴。這裡面存在著總體與局部的辯證關係。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反映的是經濟全貌,是總量意義上的統計。比如,工業運行情況包含幾乎所有工業行業。而社會評價,或是部分行業的感受,或是局部狀況的反映,是結構意義上的微觀統計。在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裡,差異性是基本特征。即便同一行業,在不同地區、不同城市都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相比之下,許多國際輿論場的質疑源自一種對於中國發展模式的質疑。有些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係,不理解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不看好中國可以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前景。此番對於經濟數據的歪曲解讀,正是“中國經濟崩潰論”之類言論的一個變種。而當前的社會背景,又為這些雜音提供了發揮空間。

  文章介紹,據觀察,他們想不通的地方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為什麼中美貿易摩擦負面影響下,中國經濟沒有出現明顯下滑?毋庸諱言,中國製造業企業,特別是沿海外向型企業確實遭遇了新訂單難簽、承擔關稅成本等問題。但要看到,貿易摩擦對企業的影響體現出了明顯的分化態勢。產品替代性小、技術創新位居前沿的高端製造業產品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很小,產品訂單仍然供不應求;產品替代性較大、附加值偏低的企業則面臨生存挑戰。所以,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不假,但確實沒到外向型企業大批倒閉的危急程度。

  第二,為什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較大?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態勢放緩,有人由此推斷,作為中國經濟穩定器的消費已經出現問題。但有兩個要點值得注意,一是下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主要是出行類消費,即汽車消費和石油製品消費。刨除汽車消費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還延續之前的平穩增長態勢。二是入戶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8.3%,較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了2014年以來的最高點。這兩點放在一起說明,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商品零售類消費放緩,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缺乏服務消費統計,這導致了消費低估問題。實際從人均消費支出統計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較大。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數一數二,所以全世界都拿著放大鏡來觀察中國經濟。出現種種雜音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對中國經濟有清醒理性的認識。今年,我們的經濟增長壓力大嗎?答案是肯定的,畢竟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國內兩難多難問題多點交織,但也要看到我們擁有的有利條件。比如,市場資源空間廣闊,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具有重要優勢;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居民消費還有增長空間;創新驅動日益顯現,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速度加快……總而言之,“中國經濟衰退論”站不住腳,腳踏實地謀發展就是我們對其最好的回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