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生物科研須與人文學科緊密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12:43:10


近年香港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教育,徐立之很高興見到中小學生對科研興趣漸增,有助香港培養新一代科研人才。(大公報)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大公報報道,團結香港基金早前一份報告指出,香港多所大學的生物科技基礎研究蜚聲國際,成功轉化落地的研究成果亦與日俱增。港科院院長徐立之表示,香港生物科技領域的發展剛開始,須在軟硬件配套上做足功夫,需與其他工程技術、人文學科並行而上,才能真正立於世界舞台,貢獻國家所需。

  徐立之於上世紀80年代,首先確定囊狀纖維症的致病基因在第七條染色體上,繼而用了七年時間,找到第七條染色體的病變基因,找出致病的根源,開啟基因醫學之門。他憶述,當年做研究時,有些實驗沒有合適的儀器,只能人手完成,例如PCR檢測,需進行高低溫輪換,將微弱的DNA信息排序得出,這是人工將樣本在高低溫環境下反覆輪換。

  港具構建生物科技中心基礎

  “那時候做一次這樣的實驗用時很長,做30次就要將一個分子,反覆做2的30次方這麼多次,我的一個博士後就是這樣做的。”徐立之說,現時病毒檢測就是利用這個方法,換成機器做,“但沒有我們這些先驅者,也就沒有現在檢測病毒的儀器出現。所以生物科技的發展和其他技術是並驅而上的,需要有工程師設計儀器、有人願意投資儀器,才能促成現時的發展。”

  徐立之認為,香港具備構建生物科技中心的基礎,但仍有多方配套需要完備,並與世界接軌。他表示,除了硬件上需要精進外,生物科技還需與人文學科保持緊密合作。他以基因編輯為例憶述,三年前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案弄得滿城風雨,事實上根據國外做基因編輯研究的經驗,科學家、做實驗的人會與法律、人文社會學科有密切溝通,討論是否可行、是否值得做,是基礎科學需要的成分。

  政府或大學牽頭國際學術交流

  他又舉例,當年找到致病基因,第一時間就要做基因測試,檢查胚胎在母體時會否得病,“但如果有(得病)是否需要墮胎呢?這就不是我們實驗原來的目的,研究性別的人,原意也不是希望女嬰被墮胎,因此研究這種實驗或應用的科學家,要經常與人文學科保持溝通。”

  與本地跨學科學者溝通之餘,徐立之說,香港學者始終有限,接觸的個案亦有限,因此更需要與世界接軌,由學者、大學甚至政府牽頭進行國際級大型學術研究討論,互相分享彼此的經驗。“這些討論雖然沒有經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