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紀斌語中評:兩岸青年交流不設前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4 00:24:14


 
  中評社記者:如何讓台灣的青少年喜歡大陸?

  紀斌:要讓台灣年輕人認識到大陸體制的魅力。既然世界範圍內都出現了幾次中國熱,說明大陸體制有一定的長處。客觀的青年看到這些會產生一定認同。年輕人不一定都懂政治,過來看看,看得越多,懂得也會越多。

  至於人心向背是複雜的問題,難以預計,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如果兩岸交流面越來越大,產生的思想交流越來越深入,心靈契合就會一步步往前走。如果兩岸朝有利的方向變化發展,實現起來就會更快。

  台灣現階段出現了一些“抵制大陸”運動,這需要拆解開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比如太陽花學運,促成因素很多,但本質實際上是反全球化運動,與占領華爾街類似。台灣青年覺得兩岸經濟一體化會使工作機會轉移到大陸,他們會過得更差,失業率會更高,這樣的想法我們完全可以理解。

  中評社記者:台灣年輕人對“一國兩制”認同度不高,應該如何破解?

  紀斌:一方面,對“一國兩制”的不認同是對大陸體制的不認同,對“社會主義”的不認同,這與他們長期受的教育有關,也與“一國兩制”在台的污名化有關。大陸現在的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後的社會主義,不是機械的社會主義,已經考慮到了中國社會的發展特點。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個人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在其他社會也要倡導。只要解釋清楚了內涵,認同對台灣青年應該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一國兩制”是鄧公當年提出的大思路和大原則,如今有在港澳的實踐,但沒有形成用以解決台灣問題的具體方案。台灣統派學者走在了大陸前面,提出比較成熟方案的有“統和論”、“兩德模式”、“大屋頂理論”等。我想,大陸的智庫和學者可以對此加深研究,不僅是兩岸學者的研究,也可以加入經濟學、社會學者的研究,把“一國兩制”在台灣到底“是什麼”,“怎麼做”,解釋的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