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心喆:讓台灣民眾確切感受兩岸互動紅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9 18:54:46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系講師吳心喆
  中評社南京4月29日電/兩岸關係在近年來進展快速,這是任何政黨和政治人物都不須正視的議題。在目前,兩岸經濟事務能否帶動台灣經濟發展還是民眾優先關心的議題,可是在過去兩三年來,兩岸關係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響。根據過去筆者的研究,可發現兩岸關係目前主要受到以下長短期因素以及新生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再者兩年帶動了不少公民運動的產生,進而影響台灣的政治格局,和兩岸關係。就影響目前兩岸關係因素來看,大致可從三個面向探討:短期的政府的政治和經濟表現、長期的認同變遷的影響、和新生的權貴與階級問題。

  政府的政治和經濟表現:政府的執政表,直接影響了民眾的觀感。目前執政的馬英九政府,從執政初期便強調兩岸互動對於台灣的利益,在經濟事務上大量的訴諸兩岸議題,甚至在地方選舉上也打兩岸牌。在馬政府第一任時呈現一定的效果。然而近三年來,由於其表現不佳,因此民眾普遍對於政府支持率和信任度都維持在20%上下,對馬英九本人的信任和支持大多只維持在15%以下。而兩岸的各項協議,馬英九和其政府也不能遵循“立法院”的決議,在服貿、貨貿和最近亞投行事件中,都以不透明或暴衝的形式來處理,此舉不但對執政的國民黨本身造成傷害,也讓民眾對於兩岸關係採取觀望或不信任的態度。另外,執政黨內部的內鬥,特別是馬王政爭,讓執政黨至今還處於紛爭的狀態(大數據和調查可驗證此一結果)。短期因素會在一定時間內影響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觀感。

  認同變遷的影響: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台灣的“中國認同”從1990年代便開始轉變,主因是“中華民國”失去中國正統性,而蔣經國到李登輝時期,加強國民黨在地化的影響。此一階段,中國的概念逐漸從“中華民國”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此一趨勢在2000年後則更為明顯。同時,學者也指出,重大事件也是認同變遷的原因之一,例如台灣的民主化、千島湖事件、1996年的飛彈危機或其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問題,都可能引發些許的認同變遷。最後則是“台灣認同”本身的加強,此一部分並不是所謂的“台獨”問題,而是在國際上,中國已經明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台灣的官方、民間都逐漸使用台灣來代表“中華民國”,還是回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問題。另外,執政不力也直接造成了民眾對兩岸議題的觀望,根據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的長期追蹤調查,近年來認同變遷的速度更加快速,認同台灣比率的快速上升。認同變遷是經過十多年來的緩步變遷所致,短時間內無法大幅改變。

  權貴與階級問題:過去四五十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台灣的主要政黨大多著力於經濟問題,並給予大企業諸多的優惠政策。然而這些年來,由於台灣的薪資水準停滯不前,政府施政不力,但又長期與財團掛勾的情況下,台灣的政治軸線逐漸由統獨問題轉向社會階層矛盾。多數民眾在過去兩三年發現,目前的執政黨在各項大型建案或開發案上,許多與財團掛勾,在兩岸互動的紅利上,很明顯大多讓財團或往來兩岸部分政治人士受惠,但民眾本身並沒有感覺的此紅利,雖然政府宣稱兩岸的經濟往來有利於台灣經濟,但此一結果也無法讓民眾感受,同時目前20~40歲的青中年世代已經不再是單純考慮經濟問題,其對於程序正義的堅持高於政府暴衝或夜晚(如晚上十點以後才發布新聞或消息)決策方式,使得民眾累積了對於目前政府兩岸事務的質疑和不滿,這些反彈已經在去年的地方選舉中表現出來,同時在過去一兩年帶動了以青中年世代為主體的公民運動和各項網路發起的公民監督活動。如何在兩岸關係中“打貪”,打擊遊走兩岸吸收大部分兩岸互動紅利的政商權貴,讓民眾確切地感受到兩岸互動的實惠,將會是台灣中青年世代看待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要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