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中市長政見會 林佳龍正面迎擊空汙議題
http://www.CRNTT.com   2018-11-14 00:20:06


連任的民進黨台中巿長候選人林佳龍。(中評社 林谷隆翻攝)
  中評社台中11月14日電(記者 林谷隆)台中市第3屆市長選舉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辯論會13日晚間舉行,爭取連任的民進黨台中巿長候選人林佳龍申論時表示,“我們正面迎戰空汙、承擔責任”,台中火力發電廠興建近30年來,他是首位促成降載的地方首長,也砍了中火生煤量500萬噸、並爭取到燃氣機組提前上線。他強調,“這場選舉不是誰與誰的選擇,每一位認真打拼的台中人都值得被肯定,下一個4年,要不要讓台中的進步延續?”

  台中市選舉委員會主辦的“台中市長選舉候選人公辦電視政見辯論會”13日晚間7時在台中市大里區的大屯有線電視公司登場。候選人政見申論時,經過抽籤,首位上場是民進黨林佳龍,其次是國民黨盧秀燕,最後是無黨籍宋原通。

  林佳龍一開場用台語、客語、泰雅族語向大家問好,表示很感謝今天這個機會,讓我們一起好好為台中思考,回顧過去四年,也展望未來四年。

  林佳龍說,去年台中成為全台第二大城,預計這幾天,台中市人口就會突破280萬大關,不論是青年就業創業,或是托育托老一條龍,還是敬老愛心卡擴大服務,我們就是要讓每個台中市民,都有更好的生活。

  林佳龍說,過去4年,台中的“好”已經被看見。招商引資、投資台中超過9,000億,這是“全國”第一的表現;多年位居六都之末的薪資所得,我們全力改善就業環境,四年來,台中的薪資成長率達到7.54%,用六都第一的速度,努力趕上。

  林佳表示,過去4年,綠柳川的整治讓舊城區重新找回光榮;台中世界花博,開幕至今僅僅10天,參觀人數已經將近70萬人。所有投入的市府同仁、策展團隊、“全國”各行各業、2萬多名志工,所有參與的市民,也都讓世界看到,台中的驕傲,“這些感動和進步,是因為我們從4年前開始,和所有市民共同努力”。

  林佳龍表示,“這場選舉不是誰與誰的選擇,而是,每一位認真打拼的台中人,都值得被肯定。下一個4年,我們要不要讓台中的進步延續?”他說,這些進步是什麼?首先是,過去不敢面對的,我們面對。

  林佳龍說,“我們正面迎戰空汙、承擔責任”,台中火力發電廠興建近30年來,我們是第一個促成中火降載的地方政府、也砍了中火生煤量500萬噸、並爭取到燃氣機組提前上線,取代燃煤機組,“這都是史上第一次”。

  他說,不只管制最大的中火,散佈在各個工廠、社區、學校的重油鍋爐,我們也展開汰換,讓污染減量99%,現在已經有157家業者加入更換計劃。許多的污染源,大家可能不像對中火這麼熟悉,但卻是離你我和孩子最近的污染源,我們用同樣的心力來改善。今年截至目前,台中PM2.5濃度、舊制紫爆天數,都是縣市合併後8年來新低。

  林佳龍強調,“空汙是環境議題,我們需要正確的資訊來認清這個共同的敵人”,有人說台中紫爆天數下降,是因為標準被放寬了,但是在他主政下的市府,始終採取較嚴格的“每立方公尺71微克”的標準,從未改變。

  林佳龍說,有人說林佳龍執政後,中火火力全開,所以空污最嚴重,但是中火燃煤量的最高峰,其實在2014年前市長任內,而且在我們透過許可證審查,減少生煤許可量500萬噸後,“我可以保證,火力全開在未來也不會發生”。他說,也因此今年中火最高發電量只有395.2億度,已經低於以往中部地區的使用量,中電中用今年就會達成,“中電北送的問題,已經不存在”。

  林佳龍說,今天他不是要告訴大家,空氣變多好,因為我們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但他想請求大家瞭解,只有用正確的資訊、正確的方法,才能讓空氣越來越好。

  對於台中交通問題。林佳龍說,捷運綠線在他上任時,本來要到2022年才能通車,我們提前到今年底試運轉、2020年全線通車;在改革BRT成為優化公車專用道後,台中人等了數十年的捷運藍線,也終於獲得中央核定,起死回生。他從十幾年前開始推動的“大台中山手線”,這幾年早已動工,下環成追線,明年就會完工。

  林佳龍提到,過去不重視的事情,我們重視,梨山的孩子終於有暖氣吹,海線的阿嬤終於有公車坐,屯區的市民不再受淹水之苦,偏鄉的社區終於有了自來水,“如果這些事情任誰來都可以做到,為什麼台中人會等這麼久?”過去這四年,我們讓進步不分角落、不分你我,“我也跟大家保證,未來四年,我們會繼續秉持這份精神,讓進步延續”。

  林佳龍也說,交通路網會持續落實,台中將有環狀軌道運輸、捷運十字路網。海空雙港將持續國際化,爭取興建機場捷運。河川整治將擴及全流域,舊城新生也將擴及到全市每一個角落。台中的進步,不會止於單點的改變,他將連結成線、延續成面。這是林佳龍對大家的承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