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唐滌生百歲誕辰紀念展將於香港電影資料館展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8 17:59:58


《紫釵記》(1959)劇照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記者 范穎薇)為紀念編劇大師唐滌生的百歲誕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於5月27日至8月25日推出“百丈銀光:唐滌生百歲誕辰紀念展”,選映二十七部電影,以四個主題回顧一代大師的創作。

  六月十八日是唐氏生辰,資料館於當日下午4時30分在電影院舉辦“銀光生影:唐滌生的影、劇藝術”座談會,邀得劉燕萍教授、余少華教授和陳守仁教授與觀眾探討唐氏的創作生涯及成就。而多部影片更設映後談。所有座談會以粵語主講,免費入場。

  唐滌生(1917-1959)原名唐康年,是粵劇和電影界的編劇奇才。他一九三七年到香港投身“覺先聲劇團”任抄曲,同時隨名編劇家馮志芬、麥嘯霞等學習編劇。唐氏於一九三八年編寫首部粵劇作品。自四十年代,他不斷創作電影及舞台劇本,漸次成名。唐氏一生編寫了四百多部粵劇劇本,且不乏香港粵劇界的戲寶;當中逾七十部曾改編成為電影。唐氏的作品流傳至今仍歷久不衰,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唐歌雪影”乃回顧展的重點主題,精選一直與唐氏緊密合作的任劍輝和白雪仙所擔演的戲寶。《畫裏天仙》(1957)是任白的拿手愛情戲,唐氏平易活潑的曲詞活現了中國民間故事。《妻嬌郎更嬌》(1960)談生死卻不乏諧趣,是唐氏編撰的最後一部電影。《三審狀元妻》(1958)中,唐氏的曲詞雅俗共賞,任白出色的演技令人動容。文藝片《芸娘》(1960)秉承了戲曲中善惡分明、大團圓結局的創作傳統。由唐氏編寫的《三年一哭二郎橋》(1959)細緻描繪梁醒波和任劍輝的兄弟情及他們與白雪仙的三角戀。《鴻運喜當頭》(1955)為唐氏原著,以俚俗抵死的曲詞寫出小市民的心態。

  回顧展另一主題“古為時用”聚焦改編自唐氏的古裝劇目,並注入時裝劇元素的作品。粵劇戲碼《一年一度燕歸來》曾兩度被改編,1953年版本為時裝,1958年版本則為古裝;兩片皆由芳艷芬主演,盡見其無論古裝或時裝皆揮灑自如的演技。《十載繁華一夢銷》(1952)由古裝換上時裝,寫出人間有情的味道,有別唐氏的才子佳人戲碼,該電影乃“四大名丑之首”廖俠懷的遺作。由唐氏執導的時裝片《紅菱血》上、下集(1951),模仿荷里活黑色電影的手法,配樂混合粵曲小調與西洋管弦樂,凸顯古劇今拍的新嘗試。《夜夜念奴嬌》(1956)由同樣以反串聞名的鄧碧雲及梁無相主演,兩大老倌顛鸞倒鳳,令人捧腹。《一樓風雪夜歸人》(1957)把背景置於軍閥橫行的民初,提倡戀愛和婚姻自由。

  所有影片均為粵語,只有部分唱詞設中文字幕。是次節目由陳守仁教授客席策劃,阮紫瑩協助選片。

  節目中十三部電影將於逢星期五上午11時的“影畫早晨”場次放映,門票30元;其餘場次的門票45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信用卡電話購票:2111 5999。查詢節目詳情,請電:2739 2139或瀏覽網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