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庫動態:中日專家研討“一帶一路”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8-09-23 00:12:17


 
  日本中國研究所21世紀絲綢之路研究會代表涉穀祐從海上能源運輸的角度發表了看法,認為能源的基礎物資如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的運輸需要連接,這與產業、生活、社區和軍事等都有關聯。海上的能源運輸今年出現了一個劃時代的成果:今年7月,位於北極圈內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通過北冰洋運送到了中國。以前陸地和海上的運輸分得很清楚,但在能源的運輸上現在兩者已很難區分。這意味著,“一帶一路”不僅是東西方向的交流,通過北極航道的南北向交流也應納入其中。

  日本法政大學教授李瑞雪介紹了其對中歐班列與物流集群的研究。他表示,正如海上集裝箱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世界貿易格局和開發模式,如果發展中歐班列的同時,能在沿線打造出國際性的物流集群,則會有助於產生新的開發方式。他指出,中歐班列作為典型的人為打造出的國際性骨幹運輸方式,會帶來深遠影響。一是使內陸城市沿海化。相比沿海城市能夠通過口岸優勢與國際性的骨幹運輸在參與國際分工時享有物流優勢,內陸地區即使有國家政策支持,也很難打消國際物流的劣勢,而中歐班列使內陸城市直接站在了國際分工的前沿。二是改變全球國際供應鏈的格局。

  拓殖大學教授朱炎觀察到日本企業對“一帶一路”有很大興趣,但由於近些年中日關係緊張,許多日企對中國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因此,大部分日企在參與“一帶一路”上仍處於搜集資訊的階段。他指出,日本參與“一帶一路”可以有幾種方式:一是日本參與中國企業項目;二是中國參與日本企業項目;三是日本利用中國基建成果;四是日本提供經驗教訓;五是中國在“一帶一路”的產業集群日本可參與。而除了政治因素外,合作的關鍵是雙方企業要放下身段,相互學習、適應。

  日本丸紅株式會社中國總代表平澤順則從個人經歷和企業具體實踐的角度介紹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年以來,中日企業在商務領域日益深入的合作,指出最初的20年,中國需要日本的資金、技術,日本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催生了眾多商機。而之後10年,中國需要更多更高的技術,日本需要中國龐大的市場。最近10年,這一趨勢沒有變,且中國在IT、金融科技等領域已領先日本,值得日本企業學習。日本企業應該放下傲嬌的姿態,加強與中國企業合作。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伊集院敦建議,建立和平機制是未來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議題,而從更長遠的視角看,要認真考慮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特別是在朝鮮實現無核化後,經濟制裁何時解除、下一步經濟合作如何進行、東北亞經濟秩序如何建立是東北亞各國需要提前考慮的問題。當前,東北亞相關國家不斷提出新的經濟構想,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俄羅斯的“新東方政策”、韓國提出“新北方政策”等,東北亞各國應加強溝通和對接,防止為爭奪朝鮮產生衝突,可以借助此前六方會談中的經濟能源小組等平台開展協調。

  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指出,目前正是加強中日更深入合作的時機。東亞經濟發展正由“雁型模式”向“平軸模式”轉型,得益於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各國間合作正從階梯式合作向多層次多領域對接轉變。中日應化競爭為合作,將中日企業界在東南亞等地開展合作的“2+1”模式進一步上升到政府政策層面予以推廣。進而,中日韓在海外可以採取“3+X”的合作模式,做好產業分工,形成產業集群,實現優勢互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