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評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3 09:33:15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後,持續引發境外媒體和機構的關注。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高盛高華、摩根大通和匯豐銀行等外媒和機構陸續發布評論文章和研究報告,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各方總體認為,前期出台的穩增長政策助力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超出預期,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穩步推進,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中國經濟有強大韌性

  英國《金融時報》7月20日稱,中國較為自由的勞動力市場和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服務業,可能是中國經濟韌性的重要來源。過去幾年中國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每年都上升一到兩個百分點,2016年上半年達到了54.2%的水平,這是一個顯著進步,也證明了市場的活力。

  過去幾年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高於製造業PMI,預示著中國經濟在不斷地進行轉型。如果中國能提供更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相信這個比重將繼續快速地提升。在向服務業轉型的過程中,經濟增速有所下降是自然的。如果把觀察中國經濟是否健康的指標從經濟增速轉向就業和居民福利,就不會對投資和經濟增速下滑產生這麼多憂慮。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7月17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GDP增速為6.7%,上半年GDP增速也是6.7%,這被認為證明了中國政府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能力,增強了其在經濟問題上的話語權。不過,中國二季度經濟數據強勁超出預期,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資增加,拉動零售業繁榮並保持鋼鐵產量,長遠看可能難以持續。只有第三產業不斷壯大,才能保證中國經濟後續動力充足。

  中國給世界帶來信心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20日刊載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的觀點稱,儘管中國在推動經濟轉型和完善社會政策的過程中面對巨大挑戰,但中國目標明確,也清楚地制定了可達成目標的途徑,有望在5年內取得成效,成為一個更加市場化的經濟體、一個具包容性的社會,以及一個創新的國家。未來中國的生產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需要依賴微觀經濟改革,而不是以往宏觀的勞動力轉移。

  印度尼西亞《印華日報》7月19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再次向全球展現了中國在轉型過程中的活力和信心,以及作為世界經濟“穩定器”和“發動機”的可靠形象。中國的穩中有進,給各國包括東盟國家帶來積極發展的信心和新能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