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林泉忠:香港“中國人認同”08年達最高峰
http://www.CRNTT.com   2015-09-30 01:07:0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林泉忠29日在香港發表演講。(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香港9月30日電(記者 張爽)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法學博士林泉忠29日在香港演講時指出,香港和台灣的社會認同結構在最近幾十年中歷經變遷,其中香港人的“中國人認同”在2008年達到最高峰,台灣人的“中國人認同”在1993年左右達到最高峰。

  林泉忠指出,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後,港人的“中國人認同”不斷增強,並在2008年達到最高峰。“這與國民教育有關。學生們在學校要升國旗、唱國歌,認識基本法。另外,中國國力飛躍、經濟實力增強也起到重要作用。”林泉忠說,2008年,中國舉辦了奧運會。奧運金牌得主到香港訪問時受到了萬人空巷的歡迎。此後,神舟7號飛船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翟志剛、劉伯明航天員也到訪香港,受到了同樣熱烈的歡迎。

  林泉忠認為,1949年前後,香港的“中國人認同”差異很大。“1949年之前,香港出入境的管理是非常鬆散的,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近代史上的指標性人物可以和香港有交集。1949年之後,香港慢慢不能自由來去。這構建了香港本土認同的新環境。對於本土認同,只有以‘以這塊土地為家’,才會產生‘我是這裡的人’的情感。1949年之後,香港有了這個‘本土認同’的環境。”

  林泉忠指出,1967年是香港本土認同形成的關鍵時期。“1967年,香港社會趨向穩定。港英政府對香港的管制有了更多想法,就是要讓香港民眾更多地參與香港社會的管理。香港出生的人口在這一年首次過半;TVB在香港正式起播,帶動了以廣東話演繹香港作品的潮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