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泣如訴 百年名校奏響柳琴版《梁祝》
http://www.CRNTT.com   2018-09-26 00:14:57


演出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張爽)86歲的著名作曲家何占豪24日晚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攜手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青年柳琴演奏家禹潔和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用全新方式再度解讀自己與陳鋼創作的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

   何占豪在演出現場向觀眾講述了《梁祝》協奏曲誕生的背後的故事。20世紀50年代,為了讓小提琴能夠被中國老百姓接受並喜愛,何占豪、丁芷諾、俞麗拿、沈西蒂、張欣、朱英等六人在上海音樂學院的支持下成立“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何占豪編寫的弦樂四重奏《梁祝》成為了當時中作作品中最令人拍手叫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弦樂作品之一,時任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書記錢俊瑞在聆聽後更是鼓勵其積極探索“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戲曲音調的新路子”。

   在時任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著名作曲家孟波、副院長丁善德以及管弦系長笛教師、系黨支部書記劉品的支持和指導下,何占豪與丁芷諾搭建了《梁祝》協奏曲樂曲構思的出行並確立了貫穿全曲的愛情主題,而後與擅長曲式結構、和聲配器的陳鋼一同完成了整部作品的編寫,小《梁祝》終於破繭化蝶成為《梁祝》協奏曲,於1959年5月正式倉促問世,卻一舉成名,指揮不得不將樂曲後半部分再次演奏才滿足了觀眾不願停息的掌聲。

   此後的60年中,這支被譽為“首支中國自己的交響樂”不斷在以各種形式被演繹。適逢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何占豪與曾擔任北京大學民樂團團長的青年柳琴演奏家禹潔攜手創作了柳琴版《梁祝》,並將這支誕生於北大老校長蔡元培一手創建的上海音樂學院的經典作品帶回燕園,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進行了首場公演。

   首個獲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的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也帶來被評為一直被視作最具代表、傳播力最廣的小提琴版《梁祝》,並和禹潔在安可演出中為眾人上演了柳琴、小提琴合奏版《梁祝》。

   合奏一版中,禹潔的柳琴清脆、委婉,呂思清的小提琴則激情、有力,在何占豪的執棒下,兩人以各自超凡的音樂領悟力將《梁祝》的“化蝶”部分蘊含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引得眾多現場師生掏出紙巾拭去眼角淚花。
 
   “《梁祝》60歲生日與北大120周年校慶同年,所以我特意來到北大演出,借此為北大120周年校慶獻禮。”與北大同學合影留念後,被指揮服悶得滿頭大汗的何占豪笑著表示。“北大匯聚了全國優秀的青年學子,我希望他們能夠通過這場音樂會了解中華民族有優秀的音樂,也希望他們能立志於創造更多如《梁祝》這般有中國特色的交響樂作品,讓中國特色的音樂能在世界音樂百花園中有一席之地。”

   “柳琴與交響樂的合作是民族樂器國際化的必經之路,我也希望能發揮柳琴的音色、寬廣的音域和演奏技巧的創新運用,詮釋一個全新的《梁祝》,也能讓更多人通過此版《梁祝》更好的了解柳琴,從而推動柳琴走向更寬廣的舞台。”禹潔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