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快遞業務量猛增如何應對?馬軍勝:“三省”
http://www.CRNTT.com   2019-09-18 00:19:19


馬軍勝回答記者提問(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張爽)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以來,快遞業務量基本上每年增長100億。除了必要的人員增加以外,快遞行業還在降本增效方面還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三省”實現了快遞業務量的增長與人員的增長的有效平衡。

  馬軍勝說,郵政也好、快遞也好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跟電信、信息系統不一樣,每一件包裹都要靠人來遞送。十年前快遞量也就是18億件,現在要到600億件了,如果按照過去的管理模式有多少量就要用多少人,但是現在大家知道人力成本提高了,我們不可能走過去“粗放”的路子。特別是2015年以來,快遞業務量基本上每年增長100億,2016年突破300億件,2017年超過400億件,2018年是507億件,今年預計超過600億件。

  “100億件意味著每天都增加3000萬件,我們一個快遞員現在加班加點配送快件一天最多也就是150-160個包裹,這是實實在在要增加的,就靠增加人手,走過去的路子能不能走得通,還有沒有別的途徑可以走?”馬軍勝說,其實這幾年除了必要的人員增加以外,我們在降本增效方面還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上每年在業務量增加100億件的情況下,每年增人基本上就增20多萬人,這個效果是很明顯的。

  他用具體數字說明:2015年的時候,全國每個員工處理的快遞包裹量是多少呢?不到一萬件。今年這個時候我們人均處理包裹量達到了1.69萬件,意味著我們勞動生產力經過了四、五年的發展提高了70%,“這70%是怎麼來的?沒有別的路,就是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馬軍勝說,科技在快遞行業的應用確實是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給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全新活力,還給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這幾年,我們開了三次行業科技大會,可以從這三次科技大會的軌跡看看行業發展的途徑是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馬軍勝說,第一次科技大會主題是數據上網,當時要求企業給每個快遞員配備巴槍,送快件的時候掃描運單信息,目的是讓老百姓知道他的快件到哪裡了,當時就這麼一個目的,沒有想那麼多,這是我們第一次科技大會的成果。幹了三年,快件信息上網率達到90%以上。

  “三年前我們開了第二次科技大會,有包裹了,有信息了,有數據了,數據能幹什麼?不能光看,要把它用起來。怎麼用?通過物聯、自動化來解決什麼問題?”馬軍勝說,當時我們提了一個“三省”的目標,首先要省人、第二要省力、第三要省時間,三個“省”非常管用。省人方面,過去我們分揀都是靠人對著地址,一個一個分,一個人一天最多分2000件,分不動。我們當時人力分揀的中心,最大的一個中心搞個四、五十萬件就處理不了了,只好再建第二個中心,現在有了數據化、自動化,一天能處理一兩百萬件的情況比比皆是。省力方面,過去投遞非要找到人才能投遞,你在上班,沒法在家收快件怎麼辦?我們配了很多智能快件箱,快遞員跟用戶打個招呼,即使人不在家也能夠放在箱子裡,你同意我就放,這個已經裝備了32萬組了,每天有11%的包裹量是採取這種方式來投遞的。原來我們投一個快件平均要打2次以上的電話,現在打1次電話就行了,這就把力省下來了。省時方面,現在我們的包裹面單是電子面單,五年前面單是拿筆寫的,當時寫一個面單要多少時間?快遞員熟練、客戶熟練也得好幾分鐘。現在有了手機下單、網上下單,只需要2分鐘,一件包裹平均節約6分鐘。600億個包裹,節約60億個小時。我們中國人工一個小時多少錢?30塊錢要吧。按我們的快遞量,一個小科技、一個小技術跟600億件乘起來就是一個大買賣,所以我們省人、省力、省時,通過這三個“省”把人力成本節省下來了,處理效率也提高了。

   馬軍勝說,第三次科技大會就是把我們的流程優化了。過去需要按部就班,一個步驟一個步驟走,現在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很多流程就可以省略了。大家看看很多網購上午下單中午就到了,這就是體現大數據的威力了,通過大數據預算到你今天可能要買這個東西了,就提前布局在你家門口的倉庫裡面了,你一下單直接就從你家附近給你送,現在都是省時的力量、科技的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