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沙中線宋井 警示港人飲水思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4 16:36:31


  中評社香港12月24日電/2014年4月,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近宋王台之施工現場發現了六口古井與麻石明渠,同時發掘出數千件出土文物,包括宋、元,及清朝的錢幣、陶罐、瓷壺等,以至今已出土的六個古井及數千件文物規模而言,料當年有逾千人居住生活在這里,顯然具重大的考古發掘保育價值。
 
  在社會輿論壓力下,港府決定進行地盤考古挖掘,暫時決定第一期工地發現的宋代石井原址保留,但另外四個石井及200多處零散遺址,只作簡單攝錄拍照記錄,便將遺址徹底破壞。
 
  堂堂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完全站在官府立場,對港鐵在工程期間對古蹟的嚴重破壞極力開拓,又對社會要求保育宋代遺址設置博物館的強烈呼聲願望,大潑冷水。他居然稱,現時李鄭屋古墓博物館每年參觀人數只有三、四萬,反映市民或許不如考古愛好者那般,重視這些宋元時期的文物和遺蹟,擔心就算挖出有價值的古物,也無人有興趣參觀。
 
  這批文物中包括兩個宋代方井,第一個位於土瓜灣車站以外,及另一個在土瓜灣站範圍內。其他遺址包括工地內的房屋基座和明渠,位於沙中線車站中央的還有宋元至明清時代的石砌井及相連的水渠。沙中線車站以西,亦發現了晚清民國水井等。政府隨後在被迫提出的幾個方案中,其中最荒唐的辦法,就是依照過往港英殖民地政府對待中國古文物的野蠻作法,把這些文物遷移到另一個位置重新安置擺放,變成一個半假的文物。
 
  歷史上不少廣東的士族望族,因為元末避難而遷移到香港。如香港最有名的鄧族,南宋開始移民香港錦田元朗一帶。此外,新界四大家族之一的文氏也是宋末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後代。文天祥所作《過零丁洋》中的“零丁洋里嘆零丁”,正是描述今天香港對出的伶仃洋。
 
  今次宋井及建築遺址的發現,加上附近的宋王台、九龍城寨。衙前圍及龍津石橋等,完全可以構建開發一個頗具規模的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聖山古蹟旅遊項目,其潛在的社會經濟價值不容小覷,卻以影響車站建築費用與工期這等小小藉口,將之徹底剷除毀滅,殊為痛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