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深度專訪:郭一鳴談反對派 不可能執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8 00:16:16


 
  中評社記者對話郭一鳴:

  中評社:面對目前的香港社會問題,您能否開一劑“藥方”?

  郭一鳴:香港過去的抗爭示威,實際上是因為港府在管治、經濟、民生的規劃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年輕人的流動、房屋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讓市民感到沮喪,怨氣逐漸積累,再加上政治問題相互攪合,才爆發出了街頭運動。如果特區政府能夠給予市民更多的保障、好處,怨氣就會減少。怨氣減少以後,市民支持反對派的政治誘因就會下降。
正常市民的顧慮,一般是擔心自己失去工作、失去房屋、股票下跌、子女不能上好學校等等。但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你就不會有顧慮。因此,結構上的矛盾不容易解決,而且也不是香港政府可以解決的。此外,有些人在情緒上就是“反中”,“懼共”,在主觀上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提供一個良治、善治的施政理念,從這一方面入手。

  中評社:有否案例可以佐證?

  郭一鳴:回歸初期,第一任特首董建華一樣是小圈子選出來的。他當選后,提出了一個願景,“八萬五”,當時香港的民眾對於回歸,心裡有一些忐忑,也有一些人有期待和不安。這個時候,他提出一個願景,是給予社會大眾一個鼓舞。回歸初期,他的民望高達70%-80%,同樣是特首,在當時卻可以獲得如此高的民望,可想是多麼可怕。這樣的高民望和民主毫無關係,就是因為給市民帶來了期待。

  並不是說沒有普選,沒有23條立法,沒有重啟政改,任何事情就做不成,並不是這樣。

  董建華執政時的問題在於,他提出了願景,但是執行和落實沒有跟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