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關注:佛誕日 長洲“搶包山”添福氣
http://www.CRNTT.com   2017-05-04 00:23:30


搶包山比賽。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記者 蘭忠偉)昨日是佛誕日,亦是一年一度的香港長洲太平清醮。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長洲太平清醮活動都備受香港市民關注。而其中的壓軸活動“搶包山”,更是太平清醮活動中的重頭戲。

  不過,太平清醮的舉行,與佛誕日並無關係。過去太平清醮的舉辦日期,需要依靠廟祝在長洲北帝廟擲杯問神,才能確定時間。直至十幾年前,才特意將太平清醮定在佛誕舉行,加上佛誕日屬於公眾假期,前去長洲島上遊玩者可謂絡繹不絕。

  “搶包山”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8世紀清朝時期,長洲就已經有“搶包山”活動。根據《玄天上帝長洲太平清醮包山節會景巡游特刊》(2004年)記載,“長洲建太平清醮,源起於清朝中葉,當時本洲厲疫為災,死亡枕借,洲民在驚惶之餘,群集北帝神前,祈求消災解難,得玄天上帝指示,延高僧設壇拜懺,超渡水陸孤鬼,奉神綏靖遊行街道,其禍乃戢,嗣後相沿演為一年一度太平清醮。”

  通俗而言,當時島上發生瘟疫,死了不少平民,後得到玄天上帝的指引,瘟疫才得到控制。為感謝神恩,島上居民便扮成神紙在大街上遊行驅趕瘟神,其後每年舉行,並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太平清醮。期間,長洲北帝廟前會有三個掛滿包子的包山,供給居民搶奪,摘得的平安包越多,則寓意福氣越旺。
 
  事实上,在1978年5月9日的搶包山活動當中,由於參與者沒有秩序地登上包山,導致其中一座包山無法負荷而倒塌,導致24人被壓斷手腳受傷,造成嚴重意外事故。此後,香港政府禁止了該項活動,改為派發平安包,但由於長洲居民迫切希望恢復“搶包山”活動,終在2005年,香港政府作出讓步,“搶包山”活動得以在停辦27年後重現。

  如今,“搶包山”活動已和過去有所不同,成為了一種比賽形式。包山以綱枝和竹枝搭建,高14公尺,直徑約3米,掛滿約9000個平安包,參賽者身上系有安全繩索,比賽開始後,由山頂處開始搶包,越高處的包分數則越多,以積分為計,3分鐘內積分最高者獲勝。
 
  “搶包山”比賽,亦非人人可以參與。據了解,2017年的“搶包山”參賽者從4月初就開始選拔,由最初的200人受訓,篩選到最後12人進入決賽,歷經初賽、複賽,耗時三週。比賽亦設男女子組,兩組同時作賽,最終分出男子組冠、亞、季軍,以及女子組冠軍。

  在“搶包山”活動完結後,翌日會將平安包派發予各街坊,每人可獲派6個,派出數量達到25,000個。於下午“送神回廟”後結束整個慶祝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前往長洲觀看比賽的市民,亦可順道購買平安包,討個好彩頭。平安包由麵粉、砂糖以及水製作而成,分為麻蓉、蓮蓉、豆沙三種口味,此外,平安包上印有官方印章“平安”字樣,相當喜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