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賈文山答中評:應建設中國版麥肯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9 00:23:12


美國加州傑普曼大學傳播系終身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專家賈文山(中評社 秦正陽攝)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秦正陽)11月28日上午,美國加州傑普曼大學傳播系終身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專家賈文山,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作題為《新型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博弈與出路》的講座,並在交流環節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目前中國仍處於文化復興的進程中,自身對於未來中國文化發展路數仍有很多爭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讓全世界接受中國文化,何以提升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軟實力。

  賈文山對中評社表示,目前我們只能在自己做的同時,進行對外傳播,因為等待也是很難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培訓咨詢機構,最好能夠做到哪裡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使館,哪裡就應有這樣一個咨詢公司的分公司存在。他指出,目前具體問題很多,我們內部體制上也有很多不順的地方。比如海外的孔子學院和中國文化中心之間就沒有橫向關係,很多中國演出團海外巡演的大部分觀眾是華人,這些都是現實。
  
  賈文山在講座中首先對全球化歷史進行了回顧。他認為,全球化是一個觀點,一條信息,一個產品,一種服務或者一個文明在全球各地的到達、存在和發揮影響或引領作用的過程。第一代全球化是絲綢之路的全球化;第二代全球化是英式全球化,伴隨著貿易與殖民;第三代全球化是美式全球化,大家都有親身經歷。

  賈文山提出“中式全球化”,他說,“中式全球化”是建立在文化中國的理念基礎的,是文化中國在當代的重新闡述和重新定義,具有更強勁的進取性,是中國與全球深度、全面的互動,甚至是引領。“中式全球化”是以“通”為核心,“通”不僅是地理、貨幣、政策、貿易上通,更重要是人心通,就是跨文化、跨宗教、跨信仰的溝通。這個概念比communication還要深厚,人心相通的概念是communy(心心相印),這是一個宗教的概念。如果人類完成第四次全球化,就能夠實現文明互動過程中一種新的大平衡。在“中式全球化”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在經濟上賺更多的錢,更重要的是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能夠被世界廣泛接受。首先要樹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在文化復興的基礎上讓全球分享。
  
  賈文山認為,習近平作為執政黨的總書記提出文化的自信,是最大的人民性的表現,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方案具有三種思想來源,也就是方克立先生所說的“馬魂、中體、西用”,“我提出來新三教合一”,而新三教和儒釋道舊三教共通的地方就是兼容並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