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柯粉韓流仍是藍綠兩黨選後重要課題
http://www.CRNTT.com   2018-11-30 00:01:41


 
  同樣,選舉結果揭曉後,各方在復盤、檢討此次選舉的特點與教訓時,也要拋棄“基本盤迷思”。比如說,很多人都認為柯文哲此役“慘勝”標誌著其還是只能在藍綠夾縫下艱難生存,政治能量不如以往。殊不知,經過四年首任市長的努力,“柯粉”的年輕化、外縣市化的趨勢非常明顯,這些網民看似都是“鍵盤俠”,但在綿密持續的社交媒體影響下,未來只要振臂一呼,就能立馬轉化為選票。25日凌晨,近25萬網民在線為柯文哲加油鼓勁,就是實實在在的“柯粉”群體。此次選舉民進黨在中南部的大潰敗,不少人分析,打擊柯文哲惹怒各地“柯粉”是原因之一。

  相對於“柯粉”群體主要是曾經對民進黨有所期待、對國民黨反感的“太陽花世代”青年,“韓粉”的組成則更加複雜,因此對“韓流”的分析需要更加慎重。從表面上來看,“韓流”在高雄體現為國民黨的大勝,韓國瑜在王金平的鼎力支持下,不僅找回了失散已久藍軍基本盤,而且還讓中間選民一面倒地願意給韓國瑜一個改變高雄的機會;在其他縣市,“韓流”體現為藍營支持者的士氣大振,國民黨在台中、雲林、彰化大勝的都受益於“韓流”效應的外溢。

  選後“韓流”是否還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韓國瑜的成功,掀起輿論對於“一人救全黨”的熱議,也會自然而然地被賦予改革國民黨的期待,這股民意與思潮誰都抵擋不了;另一方面,勝選之夜韓國瑜就向外界展現出“擼起袖子加油干”之姿,上任後在高雄的興利除弊,又將讓其維持輿論熱度與媒體聚焦。

  總而言之,選前被網民津津樂道的“北柯南韓”,在經過24日的投票之後居然成真,這體現出當前台灣政治的三點新思潮和新特點:一是魅力型政治人物的影響力超越傳統政黨,二是網絡與社交媒體在選戰中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宣傳工具,而是在宣傳、組織、動員、攻防等領域與現實世界高度融合,三是中道務實的“沉默大多數”集體表態,意識形態議題不斷降溫。

  因此,無論是對於國民黨,還是對於民進黨而言,此次選舉結果的意義絕不只是“鐘擺效應”那麼簡單。藍綠兩黨是否真正從此次選舉中獲得教訓、汲取思考,從各自今後應對柯粉與韓流的態度與策略中,便可窺知一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