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歷屆“告台灣同胞書”版本之比較與進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3-02 00:12:05


習近平:祖國必須統一 必然統一
  中評社╱題:歷屆“告台灣同胞書”版本之比較與進展 作者:熊玠(美國),美國紐約大學在職終身教授

  大陸對台灣同胞的關切與呼籲,在新時代習近平的主持下,重心已由強調一國兩地之統一,轉而為一個民族復興而兩岸須密切攜手的共同大業。正如我下文所言,一國可能難免兄弟鬩於牆,但一族則須兩岸——甚至海外中華兒女全體——同心同德全力以赴。

  一、引言

  今年(2019)一月二日,習近平主席在參加為慶祝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而召開的紀念會上,發出了他自己對台灣同胞的心聲與祝福。這是另一次告台灣同胞書。由於1979與2019 四十年先後相較,一般人也許會直覺地認為大陸衹有這兩次的告台灣同胞書。這是個不實的印象。據我所知,這以前至少有1950年(二月二八日)由“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發表的對台灣同胞呼籲,以及1958年由北京國防部的對台灣同胞的號召。然後有1995年江澤民主席對台灣同胞發表的談話,簡稱為“江八點”;以及2008年胡錦濤主席對台的“胡六點”。而今年習近平主席的對台灣同胞的談話,也相應地被簡稱為“習五條”。大陸這些先後對台灣表達的政策心聲,均反映了它們發表時各自的歷史背景(包括兩岸間實力的起伏消長與國際情勢之轉變)。下面我們不妨先將它們做一個簡短比較; 然後再回來探索今年習主席對台灣同胞的談話,與我對台灣蔡英文反應的評語。

  二、歷屆大陸對台灣同胞書不同版本的比較

  為了要達到一個整體觀起見,我們可將1950年“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對台灣發出的呼聲也包括在這裡的討論。雖然這個呼聲並非來自大陸官方任何機構或領導, 但它的內容可以間接顯示當時兩岸對歭的氣氛與局面。年輕一代可能少有知悉“台盟”成立的歷史背景。它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由一部分台灣民運人士逃亡香港(或中國大陸)而成立的組織之一。這些組織中,不同立場皆有;而“台盟”則是屬於堅持統一信念的一派。該年11月12日,亦即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由謝雪紅等人在香港創立。翌年台盟成員陸續加入中國共產黨,而成為共產黨分部。在二二八事件三週年的1950,台盟發表了名為《台灣恥政三週年告台灣同胞書》。主要內容是對他們所謂“蔣介石和美帝勾結”表示反對,並告誡:“全國四億七千萬人民決心”已將“解放台灣”作為第一大任務。這個台盟的書面資訊,無意中反映了當時兩岸間的“零和”關係,它用了“解放”台灣的詞彙。

  1958年北京的國防部亦對台灣同胞發表一個書面資訊。強調“三十六計,和為上計”;並指出“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是你們也同意的”。這後面一句話,表示當時台灣絕大多數人仍然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在2000年民進黨上台以後,台灣的情景就不同了。

  1979年的大陸官方“告台灣同胞書”,也就是今年紀念的40週年前發表的文件,其實並非大陸第一次對台灣同胞的書面寄語。可是北京卻於今年初大規模地紀念它的歷史重要性,究竟有何道理?我們須要重溫它的歷史背景,方能知曉其中的答案。1978年,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這是鄧小平復出後甚具決定性的一次會議),葉劍英與鄧小平一起參與制定了黨的路綫方針,指出了中國在20世紀八十年代的三大歷史任務:(1)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實現祖國統一和反霸權主義;(3)維護世界和平。其中實現祖國統一理想的內涵,即要收復香港和澳門與兩岸統一。時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葉劍英,於1978年的12月主持召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

  1979年元旦,葉劍英代表中央鄭重宣佈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提出了“三不變”主張。即統一後保留“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以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一國兩制的構思和政策也從此正式推出。該項政策本來是為台灣量身設計的,可是,與期望相反,此模式卻在香港、澳門回歸後先行付諸實施。而在兩岸統一問題上,“一國兩制”仍是尚待實行的一項既定方針。

  我須要補充一點,這裡“葉九條”所談的“三不變”的來由,最早由毛主席於1963年提出,經周恩來總理總結為 “一綱四目”。一綱是台灣必須統一於中國。四目即:(1)統一後的台灣,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島內之軍政大權、人事安排悉委於台灣(即當時蔣介石統治下的台灣);(2)台灣的社會改革可以從緩;(3)互不派特務;不做破壞對方團結之事;(4)對台灣軍事與經濟上之開銷,如有欠缺,中央可予以補貼 (注:當時台灣每年赤字約八億美元。北京認為可以承受)。

  江八點。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在春節茶話會上發表《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提出八點主張(簡稱“江八點”)。其中除了重提“一個中國”原則及其他各點(譬如尊重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與文化關係)以外,對“葉九條”做了相當醒目的延伸。尤以兩點為甚。第一,提出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口號——這是要鼓勵更多台灣同胞要以“中國人”自居,而對中國這一觀念認可。第二,提出了“三通”以及兩岸領導人互相訪問的建議,俾能“共商國事,也可以先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

  胡六點。2008年歲末,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即“葉九條”)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了題為《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講話。提出了具體闡述其對台政策的“胡六點”理念。取代了2005年在台灣民進黨執政時他發表的“胡四點”——又稱“四個絕不”,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絕不放棄,貫徹寄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絕不改變,反對台獨活動絕不妥協。“胡六點”也推出了一個新穎的說法。即兩岸迄今雖然尚未統一,但並非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下來的政治對立;而這個現象並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另外,“胡六點”比較更著重地強調兩岸推進經濟上的合作。包括擴大兩岸直接“三通”,厚植共同利益;形成緊密聯繫,實現互利雙贏。大陸繼續歡迎並支持台灣企業到大陸經營發展。兩岸可以為此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以最大限度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建立對於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等等有利的途徑。

  三、習主席的對台灣同胞表達的心聲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初紀念會上的發言,對台灣同胞發表了他“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夙願與信心。他照顧到了以前各個“對台灣同胞書”版本的基本呼籲與關切,但不同的是他的定調與口氣;有其特別的吸引魅力。茲分別論述如下。

  先談“習五條”的概括面與含義。他呼籲兩岸中國人與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從五方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的進程,以達到和平統一的終點。他的五條是“攜手推進民族復興”、“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與“實現同胞心靈契合”。

  可是習主席的講話避免了純屬“利誘”或是“訓誡”的口氣。而是訴諸民族大義,以代表中華民族的口氣,向另一中華民族的成員(台灣同胞)呼籲雙方聯手、共同創造“民族復興”。這樣,他無形中將兩岸同胞的關係,像親人對話一般,真是現身說法地展現了“同胞心靈契合”。

  兩岸不僅是一國,而且是一個民族。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一國,縱有兄弟鬩於牆;而一族,則須齊心外禦其侮。

  在這個民族復興的框架中,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雖然已隔離70年,但他們享有共同的歷史。大陸與台灣隔離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他像是對親人細訴共同甘苦一般:“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台灣更被外族侵佔達半個世紀。為了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台灣同胞在這場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