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琦:中國特色扶貧減貧經驗為世界做出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19-09-11 00:18:54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琦(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李娜 沈而忱)中國記協9月10日在京舉辦第133期新聞茶座,邀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琦,圍繞“中國的脫貧攻堅”主題與中外記者交流,張琦介紹了中國脫貧成績、扶貧成效具體表現,總結中國扶貧減貧經驗,並就中國深度扶貧的難點、扶貧幹部減負、金融扶貧、數字技術扶貧等議題回答記者提問。

  張琦表示,事實上中國的扶貧脫貧、精准扶貧,與聯合國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一致的。自2012年至今,中國累計減貧8239萬人,給實際減貧貢獻了70%的貢獻率。對世界減貧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張琦指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這意味著截至2018年底,中國有約50%的貧困縣,80%的貧困村,近85%的貧困人口已經脫貧了,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按此進展,到2020年完全可以實現脫貧目標。

  根據具體的扶貧工作和成效,他歸納總結了以下中國的特色扶貧經驗:

  第一,發揮國家的制度優勢和政治優勢,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資源來投入到扶貧。

  第二,把握精准。我們實施了六個精准,五個一批,通過建檔立卡強化駐村幫扶,因村因戶因人分類施策,真正地找到病根。在此基礎上通過建立完善的政策,而且是政策組合各方面叠加的政策,所以能夠起到一個叠加效應。與此同時,加大了檢查考核的力度,保證扶貧的質量能力和水平。

  第三,增加投入。從2013—2017年,包括2018年中央安排的財政資金2700多億,年均增長22%點多。另外,金融支持力度也比較大。

  第四,社會參與。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多個方面,也就是國家、政府、社會和市場相結合,建設了五大平台,十大行動,還有十個工程等等。另外一個是群眾參與,群眾發揮主體作用,能夠自我發展自我的能力和自我參與這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