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悲觀!陳栢維:藍軍看不到萬民期待人選
http://www.CRNTT.com   2020-05-04 00:15:18


國民黨新竹縣議員陳栢維,跟台灣基進新科“立委”陳柏惟,音同名字筆畫也接近,但是兩人政治立場不同。 (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竹5月4日電(記者 黃文杰)連任四屆中國國民黨新竹縣議員陳栢維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目前藍軍裡面沒有看到“萬民期待”的人選,即便是江啟臣接下黨主席,也沒有看到黨內有適合的人,讓人願意死心塌地跟從,這不是悲觀,這是事實。

  他解釋,追根究底就是國民黨“見不得人好”的老舊文化,誰稍微浮出檯面就被攻擊,2020大選慘敗,國民黨手上“好牌”都打完了,撲克牌老K、老Q、老J“人頭牌”都不見了,還奢望會有A?

  陳栢維,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畢業,新竹縣青年志工協會創會長,連任四屆議員,兩屆湖口鄉愛勢村村長,現任國民黨黨代表。

  陳栢維,跟台灣基進發言人、台灣基進新科“立委”陳柏惟,音同、名字筆畫也接近,但是兩人政治立場截然不同,

  宣傳時慣用口頭禪3Q的陳柏惟,被粉絲支持者暱稱“3Q哥”,支持台灣獨立,這次以黑馬姿態,擊敗台中拼連任的國民黨顏寬恒,但是進入“立法院”問政,諸多表現看在新竹國民黨陳栢維眼中,只能嘆息與搖頭。

  陳栢維說,成立政黨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執政,結果小黨(台灣基進)不去監督執政黨,只會罵在野黨,這樣對呢?無疑被視為民進黨的打手或側翼,如果政黨取得政權,掌握行政資源,靠小黨當側翼,幫忙解圍或幫忙反駁,這個黨肯定“比國民黨還要國民黨”,變成一黨獨大、永遠執政,這是台灣民主之福嗎?

  他說,年輕人沒有基層磨練,一下子爬到“國會”殿堂,指責政府官員,真的不樂見年輕人,在政治圈是這樣快速膨脹,也快速迷失自己。

  2000年國民黨失去政權,陳栢維一手創立新竹縣青工會並擔任創會總會長,轉眼20年過去,國民黨到底有沒有培養青年?有沒有讓支持國民黨的人看到,興奮說“就是這個人”可以帶領國民黨,答案是“沒有”。

  陳栢維說,反倒是在馬政府時代,民進黨批評國民黨應該要退出校園,結果馬傻傻照辦,換民進黨接管學校的學生會長,培養綠軍青年種子,執政後利用行政資源安插位子磨練,死心塌地認同民進黨,

  他嘆氣,民進黨的校園深耕,不是用嘴巴講講,懂得運用資源,讓年輕人有學習及接班管道,培養網軍更可怕,掌握輿論風向,不能隨便批評執政不好,反觀國民黨培養年輕人,即便死心塌地跟一輩子,到最後被國民黨唾棄。

  陳栢維說,國民黨大選慘敗,換江啟臣接黨主席,代表年輕一輩上來,也用心到基層來聆聽基層聲音,可惜國民黨的“衣”服,永遠脫不下來。

  他解釋,這件“衣”就是倚老賣老,有誰死心塌地認同黨主席領導?國民黨的縣市首長,也因為太老實,把自己當成“公務人員”,只要乖乖聽令於執政黨,不敢擅自利用自己本身的行政資源,協助國民黨發展。

  陳栢維舉例,“卡神”楊蕙如案,說明民進黨如何利用執政優勢,“照顧”自己人,國民黨繼續乖乖當公務員,沒辦法跟民進黨對抗,照這樣下去,花20年才能取得執政。

  他說,國民黨大選慘敗,看似黨內派系全垮了,結果不是,還是一句老話:“見不得人好”,好比朱立倫如果想拼2024,支持王金平、支持吳敦義的人,會去支持朱嗎?當初郝龍斌台北市長任期快結束,應該要培養接班人,卻看到2014、2018接連丟掉台北市長,原因出在不爽被別人取代,都是放不下,都是私心太重了。

  陳栢維說,國民黨目前不管是誰,沒有辦法站出來,馬上讓所有國民黨黨員或藍軍支持者,死心塌地支持到底,遲遲無法出現“萬民期待”人選,這不是悲觀,這是事實,悲觀跟事實不一樣。

  他解釋,當年陳水扁執政8年,全民期待國民黨取代民進黨,馬英九就在“萬民期待”氛圍誕生,但是換馬執政8年,民怨累積最高點,新竹湖口8萬7千人,這裡有部隊眷村,向來是新竹縣“藍中之藍”,不可能翻盤,結果2016年朱立倫代表參選,國民黨在湖口竟然輸給民進黨蔡英文,充分說明對馬的怨氣都發洩在朱身上。

  陳栢維表示,當初掀起韓流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現在也飽受“罷韓”之苦,2020大選慘敗,國民黨手上“好牌”都打完了,撲克牌老K、老Q、老J“人頭牌”都不見了,還奢望會有A(ACE,高手)?

  被問到,新北市長侯友宜在這次疫情表現可圈可點,是否可以成為藍軍新希望?

  陳栢維說,侯友宜還是容易被質疑“綠底”,韓國瑜當初參選2020,讓人家看出來沒有盡心盡力輔選,侯只想把自己顧好就好,即便侯市長敢“逆時中”,但頂多是“零星的小子彈”,國民黨執政縣市首長,太容易習慣“當公務員”,國民黨只好佛系打法,完全配合執政的民進黨,就等民進黨執政出大紕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