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趙一夫:抓住機遇 推動兩岸農業農村共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6-23 00:10:56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業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一夫(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漳州6月23日電(記者 海涵)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農業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一夫日前在參加海峽兩岸(漳州)鄉村產業發展研討會時作主題演講。趙一夫就海峽兩岸農業發展形態與合作趨向發表了看法,他指出,面對全球經濟發展格局以及兩岸關係發展形勢的新變化,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往來的意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烈,合作的基礎和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成熟,切實需要抓住機遇,用好平台,互融互促,通力合作,推動兩岸農業農村共同發展。

  趙一夫說,戰後處於隔離狀態的海峽兩岸為了快速推進工業化,以工業火車頭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起初選擇的發展路徑都是“以農業支持工業”,依托農業的利益輸送完成工業化的初期積累。由於資源條件和政策路徑的差異,台灣在上世紀70年代就基本進入了工業化中期,並將“以農補工”政策調整為“以工補農”政策,逐步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大陸直至本世紀初才基本進入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歷時近60年才逐漸實現由“以農補工”向“以工補農”的政策轉變。雖然兩岸在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階段上存在差異,但發展路徑有較強的相似性。在此背景下,兩岸農業發展也走過了相似的歷程,為改革開放40年來逐漸深化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發展契機。漳州作為兩岸經貿交流和農業合作的最前沿,從第一家台資水產養殖企業落戶到兩岸農業合作的先行試驗區,全程經歷並融入了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發展歷程。

  一、兩岸農業發展的階段及特征比較

  趙一夫表示,兩岸經濟發展存在階段性差異,但在相似階段鄉村建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有很強的共性特征。按照當前被普遍認可的以人均GDP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標準,台灣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已進入到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策略相應由“以農補工”調整為“以工補農”的政策。與之相比,大陸在本世紀初才開始由工業化初期轉入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2004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才首次明確將經濟發展方針調整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簡單對比來看,兩岸經濟發展在這一階段相差近30年,但回顧相應時期兩岸鄉村發展狀況,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非常相似,表現在工商業快速發展,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外流、留守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農村基礎設施陳舊落後、資源閑置,農村生活及文化特色逐漸喪失、活力下降,工農和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拉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