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關係變化原因何在?趙穗生詳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7-31 00:21:21


趙穗生(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海涵)日前,人大重陽系列講座邀請美國丹佛大學教授趙穗生就中美關係議題發表看法。趙穗生表示,中美兩國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有道是“兩個人在一起才能跳探戈,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變化是由於中美雙方都變了,其中存在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

  他指出,從歷史來說,中美這兩個國家從來就沒有同心同德過,中美之間是錯位的默契,中美走在一起是錯位的,根本就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從美國方面來說,美國跟中國發展關係的目標是什麼?對抗前蘇聯。這完全是地緣政治因素,但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仍然追求其他兩方面的戰略目標。此外,在經濟方面,如果中國變成了一種市場經濟,美國最終在經濟利益上會得到好處。最後,從意識形態來說,在70年代、80年代的時候美國很關注改變中國,使之與美國一樣。

  趙穗生說,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文指出:“中國這個占世界1/4人口的大國處在憤怒的孤立當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不改變,這個世界就不可能安全。”當時的現代化理論認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必然要經過政治自由化、民主化的階段,而美國是一個所謂的民主國家,如果中國跟美國有一樣的價值觀念,就不會有價值觀的衝突。在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社會中,中國的發展就不會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向中國開放市場,是因為他覺得中國可以改變,而這個改變無論是對美國的價值利益、價值觀,還是對他的經濟利益都有好處。

  “而中國當時為什麼要跟美國恢復關係?”趙穗生認為,因為中國也想被美國改變,但不是按照美國預想的方向改變。中國改變的方向是富國強兵,通過搞現代化一雪百年恥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當時對美國開放,美國跟中國接觸,都是要變,但變的方向不同,中國要達到富國強兵,洗刷百年恥辱,強起來、富起來、站起來的目的,而美國則希望中國變成像他那樣的社會,這就是錯位的默契,雙方有默契要在一起合作,但合作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一樣。中美之間這種錯位默契維持了很多年,一直到冷戰結束。

  他指出,中美之間的這種錯位默契,雖然從一開始就是錯位的,但維持了這麼多年,一直到2009年、2010年中美才最終攤牌。這個攤牌並不是哪一方出現問題,而是兩方都出現了問題。次貸危機發生後,中國對美國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國內認為美國在衰退、中國模式必勝的聲音逐漸增多,中國的信心也在不斷增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