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製紙傘調美酒 台灣新媒體體驗四川瀘州風情
http://www.CRNTT.com   2019-11-08 15:34:37


四川瀘州油紙傘非遺傳承人畢六福手作十 里 桃花系列油紙傘。(中評社)
  中評社四川11月8日電/大陸神仙劇《三生三世十裡挑花》曾在台灣掀起收視狂潮。“家家都有制傘匠,戶戶都會編傘線。”描繪的是民國時期瀘州東南邊一座城鎮——分水嶺鎮製作油紙傘的盛況。“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則道出了酒城瀘州的另一件歷史饋贈——非遺釀酒工藝。“掌上蜀show第二季•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活動”採訪團6日到四川省瀘州市開啟了一程非遺“穿越”之旅,感受《三生三世》劇中獨特的瀘州人文風情。

  傳統紙傘化上新妝

  深秋時節,微微細雨,淡淡桐油味,位於瀘州江陽區的分水嶺古鎮平添了一抹深邃韻味。採訪團一行循著街邊彩色紙傘裝飾,來到油紙傘博物館。

  非遺文化傳承人畢六福為採訪團講解分水油紙傘的歷史: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400多年歷史,當地人賦予它除颳風下雨遮陽以外更多寓意:婚喪嫁娶的“保護傘”、教育少年“人如傘骨,骨正不腐”……。

  畢六福祖輩制傘,傳習至他這一輩已整整6代。講起分水油紙傘的特色,他頭頭是道:分水油紙傘由竹、木、紙全手工製成,不含任何金屬物;能經受5級大風,傘骨可反復使用3000次以上不變形;雙層用紙工藝,經久耐用;傘面刷有綠色環保的桐油,日曬雨淋都不會破裂、褪色、變形;印有傳統石印彩花圖案……而這些的背後,則是百年堅守、薪火相傳的傳統文化,是“踏踏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傘”的風尚。

  博物館工坊內,採訪團兩人一組體驗網編,這是製作傘面的其中一道工序。“手工油紙傘製作有100多道工序。”講解員介紹,光傘骨和傘柄就有刨竹青、烘烤、打孔等工序,還必須選用楠竹,一樣不能馬虎。她解釋,因為老祖宗留下很多硬性標準,比如收撐傘,必須做到不起頂,不沖槽,不斷線。

  掌握基本原理後,一行人開始上手,一手拿線管串線,一手拿工具控制批子(長傘骨)間的距離。“好難,好難做到平均。”台灣資深旅遊部落客、旅遊作家妮可魯直言,“手指還要壓住線頭,特別不容易靈活控制,老師要求繞5圈,我只繞了半圈,第一圈最難。”

  據悉,最早的分水嶺油紙傘為單一紅色傘,逐步發展為手工繪畫傘、石印油紙傘,如今的油紙傘還嫁接了時尚元素,引入彩色印圖,既增加藝術品質又增強文化附加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