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前兩岸教育交流現狀分析及路徑探討
http://www.CRNTT.com   2023-03-01 00:13:32


兩岸教育融合發展是未來教育發展趨勢
  中評社╱題:當前兩岸教育交流現狀分析及路徑探討 作者:彭韜(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台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摘要】後疫情時代,隨著民進黨當局堅持“政治抗疫”,大肆控制島內輿論及操弄“抗中保台”攻擊中國大陸,兩岸互信基礎遭遇到嚴峻挑戰。而兩岸的教育交流更是首當其衝地成為民進黨當局反對大陸的“犧牲品”,兩岸的教育交流可以說已經被人為地按下了“暫停鍵”,在阻斷兩岸教育交流的同時,民進黨當局更是不顧兩岸有識之士的反對,大肆推行“去中國化”、蓄意篡改教科書、推行“本土語課”,其種種割裂兩岸文化、歷史的行徑令人不齒。但是隨著島內主流民意的變化和中國大陸日益發展,且不斷調整對台教育交流政策,兩岸教育交流或將在以大陸實力為後盾、以對話為誠意、以教育產業對接為互利的步調下重獲新生。

  當前,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連續上演“以疫謀獨”、“政治抗疫”鬧劇,使得兩岸關係局勢日趨複雜嚴峻。作為兩岸關係風向標的教育行業首當其衝,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也受到影響,教育交流首先按下“暫停鍵”,教育領域所有的交流被迫中斷,給兩岸關係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就島內而言,自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嚴重阻礙兩岸教育交流,大肆去“中國化”推行“教育台獨”。民進黨不僅在教科書上大動手腳,更改歷史提綱、編造“台語文”文學,而且還試圖在文物上也實現去“中國化”的目的。2022年10月,台北故宮博物院先是被曝出多件文物被損毀,院長吳密察被質疑知情不報;後是台北故宮博物院修復方案遭質疑,原本中式建築風格將被玻璃建築取代,聽來令人唏噓。通過仔細分析就能發現,台當局通過種種方式,試圖改變兩岸文化同屬一中的歷史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向台灣民衆展現幾千年來傳統中國文化的台北故宮就顯得“格格不入”。正如島內人士所言,對台北故宮所進行的一些小動作,就是要讓台北故宮與中國大陸“劃清界限”,甚至跟整個中國文化“劃清界限”。①台當局“去中國化”一系列行為,造成統“獨”矛盾激化、藍綠白對立、省籍族群割裂、師生關係緊張,整個社會陷入嚴重撕裂之中,由此導致兩岸政治停滯、島內經濟消退、文化斷層、民生凋敝、民衆生活艱難、價值觀崩潰、社會不斷向下沉淪。

  一、當下兩岸教育交流面臨的危機與現狀

  (一)兩岸教育交流遇瓶頸

  1、民進黨當局切割兩岸聯繫,嚴重阻礙兩岸教育交流

  民進黨當局在針對兩岸教育交流問題上,一直都是心口不一,在公開場合總是表示,要積極推動兩岸教育交流向前發展,而實際上卻是在進行政治操弄。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後,民進黨當局出於政治私利,頻頻以疫情為由進行政治操弄,針對在台就讀陸生刻意采取歧視性措施,一再製造障礙阻撓陸生返台就讀。2019年秋季學期,在台就讀的大陸學位生8353人,在台的短期研修生(交換生)7785人,共計16138人。②其中絕大部分學生在寒假期間返回大陸。2020年2月底至3月初,台灣部分高校逐步復學,但民進黨當局自2020年2月6日起要求寒假返回大陸的學生暫緩入台。2020年6月17日,台灣教育主管部門首批開放19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生入境,陸生被排除在外。7月19日,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第二批可入境的國家和地區中,大陸仍被排除在外。7月22日,台灣境外生禁令鬆綁,開放所有境外應屆畢業生申請入境,陸生也包括在內,規定陸生必須依規定在防疫場所進行14天居家隔離。8月5日,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除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生返台就學,卻唯獨把陸生拒之門外,陸生入境政策朝令夕改,令人錯愕,再次嚴重損害陸生正當權益。直至8月24日,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才宣布大陸學生可返台就讀。

  台灣各高校從2011年開放陸生赴台就讀大專院校學制以來,陸生已是重要生源力量,人數連年跨越式增長,陸生在台最多的是2015年,為4.3萬人。③陸生增加了台灣高校的生源和營收,拉動了島內旅游及文產其他消費,提振台灣經濟效益明顯。2016年之後,民進黨當局出於政治私利,進行政治操弄,一邊渲染“仇中、抗中“氣氛,傷害同胞感情,刻意阻斷兩岸教育交流,使得兩岸民意螺旋敵意升高,持續惡化兩岸教育交流環境;一面雙標針對在台陸生刻意采取歧視性政策,恫嚇阻攔兩岸民衆,嚴重損害陸生正當權益和切身利益。在台陸生人數逐年遞減,至2020年已不到9000人。④2022年7月18日,台灣地區2022年度陸生赴台就讀碩博士班放榜,45所台灣高校共核定1500個名額,缺額1035個僅錄取465名,招生達成率31%創新低。⑤有島內學者表示,大陸學生減少係受到兩岸關係和政治局勢影響。⑥但需要認識到陸生赴台對兩岸都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對長期招生不足的島內高校更是解渴續命的源頭活水,民進黨當局應當儘快改善兩岸關係,重啓兩岸學生之間的交流,不要失去一條促進兩岸相互理解的管道。

  陸生自主選擇赴台就讀,這對於兩岸而言都無疑是一件好事。但“逢中必反”的民進黨從一開始就瘋狂反對,污衊陸生是“間諜”、會搶走台生升學和工作機會,台當局之前還炮製“三限六不”歧視性規定限制陸生正當權益。并且在大陸已經較好控制新冠疫情的情況下,民進黨卻仍以防疫為藉口,遲遲不准陸生返台就學。為阻斷兩岸教育和學術交流,2021年11月,民進黨當局出動多個部門“徹查”台灣清華大學的“清華海峽研究院”,誣稱該研究院遭到大陸“滲透”,指控台灣清華大學違反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愛台灣”,所作所為卻是阻台灣人前程,為一己政治私利犧牲台灣整體利益。陸生赴台從曾經的紅紅火火走到如今的冷冷清清,正是“台獨”害台又一典型例證。

  2、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國化”,提升“台灣主體意識”

  民進黨當局不斷以“切香腸”的形式推動漸進式“台獨”及“去中國化”,在“立法”層面不斷研擬凸顯“台灣主體意識”的相關規定,在歷史文化、教育宣傳層面不斷弱化“祖國”“民族認同”意識和元素,不斷捏造“台灣民族、台灣文化、台灣歷史”等虛假事實,并企圖利用語言作為工具,蓄意將台灣民衆使用的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普通話劃分為所謂“本土”和“外來”,提升所謂的“台灣意識”以改變深植於台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而最終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舉措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民進黨某些政客處心積慮割裂台灣與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聯繫,在教科書上大動手腳,大幅删減語文教科書的文言文比例,編造“台語文”文學。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曾大放厥詞,呼籲台公務員考試也應廢考古文,“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⑦其二,民進黨當局虛構原民史觀,建構新分離主義。蔡英文上台就向原住民道歉,目的是為了建構所謂“原民史觀”的台灣新分離主義史觀,切斷兩岸歷史一體,將台灣主體性與原住民歷史連結,孕育與大陸脫鈎的“泛南島民族意識”。將台灣歷史縮短至衹有400年,以鄭成功侵略、清朝屠殺與鎮壓原住民的污名化定性論述,否定歷史上歷朝歷代漢族先民移住台灣的正當性,將“原民史觀”操作主流常識化,將“島國”意識原住民化,即台灣歷史發端於“南島歷史”,亦即將“九二共識”核心內涵空心化。

  在推行“教育台獨”方面,民進黨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的記憶記載,忘記歷史就是背叛,而歷史必須通過教育才能顯現,文化教育的交流互鑒離不開政治層面的支持與理解。當前海峽兩岸的教育交流與文化融合就面臨著民進黨當局的單方面設障與破壞,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否認大陸與台灣地區的歷史聯繫,不斷在島內推行“教育台獨”。

  (1)歪曲史實,蒙蔽年輕學生

  所謂“慾亡其國先亡其史”,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地推出新歷史課綱。“民進黨當局删去歷史教育最重要的時序和脈絡,使學生缺少歷史觀念,搞不清年代順序,去中國化”也將導致“去歷史化”。學生因此既不瞭解大陸,也無法真正瞭解台灣,將變成“史盲”,危害深遠。

  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但民進黨當局為了選舉利益卻將歷史文化教育當作“政治工具”,將政治黑手伸入校園,罔顧專業將政治肆意淩駕教育之上;蓄意剔除台灣青年一代骨子里的國族基因和中華認同,致使台灣年輕人喪失基於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競爭優勢。長此以往,將毀掉台灣青年的競爭優勢,使他們一葉障目、困守島內,失去競爭力創造力,最終將造成台灣更加邊緣化和被淘汰。海峽兩岸,一脈相連。兩岸深層次、割不斷的文化聯結,絕不會被別有用心者輕易破壞。民進黨當局蓄意歪曲史實、顛倒黑白,不僅長久禍害台灣學子,也在兩岸間挑起對立。

  (2)編造“台語文”文學,割裂兩岸文化

  2021年,民進黨當局通過所謂“國家語言發展法”,并從2022學年起,將閩南話、客家話、台灣少數民族語言等“本土語言”列入中小學生必修課,其中,可供選擇的所謂“本土語”包括閩南話、客家話、馬祖本地人講的閩東話等共計49種。⑧從“本土語言”的定義到是否要進入課堂,學者、教師、家長都提出過質疑或反對,甚至有“課綱審查委員會”成員一起辭職表達抗議。但民進黨當局置若罔聞,并變本加厲,民進黨這一操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企圖利用語言作為工具,改變深植於台灣社會的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認同。此外,“台獨”分子還為“台語”造字,并將其稱之為“台語文”。 

  這一系列“去中國化”事件,旨在培育更多年輕一代“天然獨”,妄圖形成歷史空白和遺忘,從政治權力與制度的角度來破壞、阻撓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民進黨當局已成為當前兩岸文化交往與教育交流的最大現實障礙。對此,我們要針鋒相對,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兩岸教育交流,強調用中華民族大一統意識破解“台灣主體意識”,匡正錯誤的“新分離主義台灣史觀”,才能逐步有效遏制“去中國化”及“教育台獨”的危害與影響,才能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