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現場:甘肅大雲寺佛祖舍利鎮寺之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2 00:24:38


甘肅涇川縣大雲寺博物館。(中評社 林淑玲攝)
  中評社台北9月22日電(記者 林淑玲後續報道)50多年前,中國大陸甘肅平涼市涇川縣大雲寺出土佛祖舍利十四顆,存放在甘肅省博物館,2015舉行隆重儀式,迎請其中的四顆返回涇川重建的大雲寺地宮,供信眾瞻仰。也使得涇川大雲寺奠定了西北佛教中心之一的重要地位。 

  甘肅日前舉行第七屆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論壇,主辦單位會後邀請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兩岸學者、來賓前往大雲寺參拜,並瞻仰當地出土的佛祖舍利。 

  據史載,西元601年,隋文帝下詔涇州等全國三十個州分佛祖舍利,並建塔供養。涇州得十四顆,大興國寺建舍利塔,以石函供養於地宮中。西元690年,大周皇帝武則天敕令各州建大雲寺珍藏《大雲經》。涇州改建大興國寺為大雲寺,屬皇家寺院,並製金棺、銀槨、銅匣、石函、琉璃瓶五重套函,於大周延載元年(西元694年)將這十四顆佛祖舍利供養於大雲寺地宮。 

  1964年,涇川民眾在整地時發現唐代大雲寺地宮遺址,發現佛祖舍利及五重套函(石函上有千字銘文),被鑒定為國寶級文物。據考證,涇川大雲寺塔基地宮和舍利石函中的金銀棺槨,是最早將中原傳統的棺槨葬制納入佛教,改變印度用罌壇盛放舍利的方式,開創了用棺槨瘞葬舍利的先河,反映唐代在舍利瘞葬制度上的畫時代變革。 

  半世紀間,涇川縣四次出土重大佛教文物。其中,2012年在大雲寺地宮東側,驚現大量窖藏佛像及百餘件文物。佛舍利安奉聖地大雲寺的窖藏佛像現世,是唐代大雲寺及前身隋代大興國寺完整歷史的實證,也證明大興國寺可能始建於北朝或更早,更揭開歷代精美佛像窖藏的歷史之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