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機遇塑造與兩岸關係的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21-03-25 00:14:31


兩岸關係的調整與重啟,關鍵在於解放思想,轉換觀念,塑造機遇。
  中評社╱題:機遇塑造與兩岸關係的調整 作者:周志懷(北京),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就機遇塑造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兩岸和平統一的戰略機遇的塑造。但機遇并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是坐等即可閃現,而是要不斷提高捕捉機遇的能力,強化塑造機遇的意願,發揮智慧積極打造。就當下而言,為著力消除影響台海和平的不穩定因素,兩岸雙方應在“九二共識”共同基礎上創造契機,一方面可以攜手抗疫、擴大民間交流、避免台灣經濟邊緣化為杠杆,努力增加雙方良性互動;另一方面,兩岸智庫應就如何降低雙方敵意、化解衝突、打破政治僵局展開對話,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確保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應該指出的是,如果兩岸和平統一的機遇難以塑造、無法塑造,兩岸關係調整的空間就將受到極大壓縮,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運用,就勢必會成為優先選擇,變成內涵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戰略機遇。兩岸對此必須保持清醒的底綫思維,防止台海形勢出現逆轉臨界點。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一個重要判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在這樣一個大的戰略判斷下,今後一個時期台海局勢在面臨著挑戰的同時,也應存在著新的機遇。從兩岸學者的觀察看,在2020年1月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曾多次為文,認為兩岸應“危機中見轉機”,“兩岸復談,此其時也!”并主張經由談判來化解爭議,但這一看法并未得到蔡英文當局的認同與呼應。在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研討會的大會發言中,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同樣認為,大陸對當前台海形勢的危機意識十分強烈,但對機遇的分析與把握尚不够。兩岸學者對當前台海形勢的觀察雖然立場不同、角度不同,但關於機遇問題的思考值得學界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一、風險大於機遇仍是當前台海局勢的基本特徵

  台海局勢面臨的嚴重對立對峙狀況目前并未獲得改善。2016年民進黨重新執政後,以切香腸式手法,大力推行以“終極獨立”為指向的兩岸政策,不斷加大“反中”“仇中”操作,積極與美勾連,升級兩岸對抗,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現實威脅。2019年7月,筆者在第28屆“三台會”上發表題為《兩岸關係三重斷裂下的台海困局》的演講時認為,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台海局勢出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機遇期的斷裂、中美共管“台獨”的斷裂和兩岸認同的斷裂,未來五年台海局勢將處在一個新的高危期。

  由於蔡英文當局持續推進“去中國化”和“漸進式台獨”,特朗普政府深度介入并控制台灣的政治遺產及其政策慣性仍會繼續發揮一定作用,在短期內要想消弭台海風險尚十分困難。目前島內激進“台獨”勢力的分裂活動仍然猖獗。“台獨”大佬辜寬敏領銜提出要求蔡英文“推動制定符合台灣現狀的新憲法”的公民投票案;民進黨“立委”則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憲法增修條文》,欲删除“國家統一前”之文字;“立法院長”游錫堃不僅鼓吹“台美建交”,甚至連中醫藥也要搞“去中國化”,建議把台灣的中醫藥叫做“台醫”、“台藥”或“漢醫”、“漢藥”。由此可見,目前台海局勢仍然複雜嚴峻,“台獨”依然是現實威脅。台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根據八項指標,預測兩岸關係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并建議兩岸應首重避險。①2020年11月18日,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出席美國傳統基金會與台灣民主基金會合辦的“挑戰時期下的美台夥伴關係”視訊研討會開幕式時聲稱,兩岸要跳脫政治框架,發揮彈性、智能與創意,持續纍積善意,尋求溝通對話可能,以減少誤判、共商和平相處之道。②但迄今為止,台灣當局不僅拒不承認體現大陸與台灣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反而繼續推動“漸進式台獨”分裂活動,與美勾連也毫無收手之意。這樣一種兩手策略,不僅無法尋求兩岸間的溝通對話,反而將升高兩岸間的對立對抗,一旦引發誤判與意外,勢必會危及到台海局勢的和平與穩定。

  概而言之,當前台海局勢的總體態勢仍然是風險大於機遇,堅定懾止“台獨”分裂活動仍是消弭台海風險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台獨”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綫。大陸會隨時按照《反分裂國家法》規定,堅決打擊“台獨”分裂活動,確保國家統一進程順利推進。台灣當局衹有認清歷史大勢,放棄“台獨”幻想,兩岸才能強化危機管理,在恢復協商對話基礎上化解各種風險,進而塑造機遇,共謀和平與共享和平。

  二、“危中有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客觀規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在談到1989年後的國際形勢時曾深刻指出:“不能認為形勢惡化到多麼嚴重的地步,不能把我們說成是處在多麼不利的地位。實際情況并不盡然……我們可利用的矛盾存在著,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於把握。”③1995年6月,李登輝以所謂私人名義竄訪美國,揚言要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戰,在國際上大肆進行“兩個中國”的分裂活動,引發新的台海危機。大陸在以大規模軍事演習進行反分裂反“台獨”鬥爭的同時,善於把握機遇,大力加強對美交涉與鬥爭并取得積極成果。1998年6月克林頓總統訪華時在上海公開表示“新三不政策”,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其他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④使島內“台獨”分裂活動遭受重挫。在陳水扁瘋狂推進“激進式台獨”的年代,大陸塑造機遇,出台《反分裂國家法》,并在2005年邀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首次訪問大陸,實現了國共兩黨領導人1949年以來的首次會談,共同發布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深刻影響了台海形勢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在蔡英文當局加大台美勾連和“以武拒統”背景下,人民解放軍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台海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針對有記者在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提問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綫”、中方對“海峽中綫”持何立場時,發言人嚴正表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綫”。⑤在2020年9月美國國務院次卿訪台期間,“大陸派遣37架次各式戰機飛越台海中綫”,⑥我飛行員同樣以“沒有海峽中綫”回應台所謂“驅離警告”,海峽兩岸長期以來無中生有的這條虛綫終於化為烏有。這顯然也是我們積極塑造機遇所取得的成果,同時也凸顯了大陸解決台灣問題必須用兩手、兩種方式都不能排除的正確政策抉擇。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軌跡表明,無論台海風雲如何變化,機遇總是客觀存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