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二十大報告看兩岸關係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3-01-12 00:15:03


無論從任何角度,兩岸都不應該走上武力相對的道路。
  中評社╱題:從二十大報告看兩岸關係的未來 作者:張亞中(台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

  【摘要】本文分析二十大後大陸的“以統去獨”新思路,以及把“外部勢力”與“台獨”結合作為“二合一”的敵人,大陸將以贏得中美對抗的思路來解決台獨問題。既有的兩岸交流政策不會改變,但大陸將推動以促統為主的新階段,相關政策的思考邏輯與操作策略都會隨之改變。為因應以上改變,作者認為台灣方面宜推出“弭兵避戰”具體主張,並呼籲兩岸就“和平统一方法論”進行對話協商。

  一、兩岸統一與民族復興不可分

  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開幕式上的報告,非常清楚地揭示了中共對未來整體的思考、佈局、方略與目標。報告中提及的“中國式的現代化”醒目地標示了未來中共將會勠力以赴的目的地,在這個總目標面前,兩岸關係的處理當然也是重點之一。也許可以這麼說,在中共的思維中,如果兩岸沒能達成統一的結局,就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復興道路尚未完成,帝國主義就仍然在干擾著中國現代化的道路,因此,兩岸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不可分割的歷史使命,而“中國式現代化”是民族偉大復興的推進力。

  在這次報告中,有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潛在表述模式,貫串了全文。從頭到尾,習主席都沒有直接點明目前的中美對抗態勢,但是目前美國出於遏制中國發展的“準冷戰”作為,卻一直是引導整個報告思維的某個主軸。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目標而言,美國的作為的確就是目前這個復興進程的最大障礙,它帶來的是全面的“安全”威脅,因此無怪乎有人統計了,“安全”成為這份報告出現最多的詞彙。如果說中國式的現代化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既定道路,而美國對大陸全面的遏制又已經成為對中國實現復興的最大障礙,那麼這份報告的所有舉措,實質上就是針對這個障礙而發的策略,這當然也就很可想像了。

  二、對台工作六大重點

  提到這點,也是為了更好說明這份報告中對兩岸關係表述上的真實狀況,以便看出其中的變與不變之處。就兩岸關係來說,這次報告的篇幅相對來說是比較簡略的,就純粹文字的表面,也幾乎看不出方向上的重大變化。整體來說,在兩岸關係部分,大概有六個重點。

  第一,就是重申了“九二共識”,當然大陸與台灣朝野政黨對“九二共識”的認知有些不一樣,大陸認知的“九二共識”,重點是一中原則,也就是體現整個中國主權的不允許分裂這點上,所以“反獨促統”也是必然的要求。第二,重申了大陸對兩岸終局解決的策略,仍然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設計,這點沒有任何改變。第三,報告中也著意強調了有關兩岸統一的進程,在大陸的政策上,仍然堅持努力追求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但是絕對不排除使用非和平手段以實現統一的可能性。第四,報告中也宣示要牢牢掌握實現兩岸統一的主導權與主動權,這也就是說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大陸都會把握戰略定力,按照自己的步驟與規劃來推進整體的統一進程。第五,報告也一再宣示瞭解決兩岸問題的信心與決心,強調兩岸統一乃是必然會推動,也必然會達成的工作。

  上述這五個重點,無論篇幅長短,其實都是歷次講話中不變的內容,措辭上無論有多少不一樣之處,大概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如果要說這次講話有什麼比較大的不同,也許就是第六點,那就是整個反“獨”促統工作,出現了“二合一”的敵人。習主席口頭報告的原文是這樣說的:“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這裡有關“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的“二合一”提法,應該是第一次出現的。如此說法,顯示統一所面對問題的複雜性大大增加,而這個變化也就特別值得注意與申論。

  在上述引文中所出現的外部勢力,毫無疑問當然是指美國,這也就連接上了我們前面說的,這次報告中美國所扮演的主軸角色。任何熟悉兩岸問題的人都很清楚,美國多年來在兩岸問題中的分量,也瞭解美國乃是兩岸問題如此難解的真正關鍵。但是不管美國在兩岸的角色如何,在大陸以往任何有關兩岸的表述中,似乎很少以這種二合一的正式方式出現。再深入點說,這個二合一的敵人中,美國的角色才是真正的主角,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不過是扮演美國的馬前卒而已,所謂的“倚美謀獨”的說法,很清楚顯示出這兩者間角色的孰輕孰重。換言之,這樣的表述當然是一個重大而且特殊的變化。

  也許有人說,其實美國迄今從來沒有支持過“台獨”,不僅經常公開重申這個立場,也反覆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這些態度見諸美國官方所有公開文件。那麼如今把美國與“台獨”同時列為二合一的敵人,會不會衹是基於與美國的缺乏互信所導致的一種判斷呢?但是如果從這幾年來,包括美國行政部門、軍方、國會的種種涉台舉措,很難不被理解為是一種不間斷的“切香腸”行為。這些行為組合起來,或許並不等於美國已經決定放棄一中政策,但是它無疑是在運用“台獨”作為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甚至是刻意在營造一場可能的代理人戰爭。這些舉措當然激化了各種矛盾,從而導致了在報告中所顯示出來的兩岸政策上的變化。

  三、“以統去獨”走上議程

  對於這個變化,我的理解乃是如此:就反“獨”促統這一個既定的政策來說,如果反“獨”促統工作面對的障礙,單純衹是少數的“台獨”分裂主義分子的話,那麼政策緊迫性是不高的。衹要台灣沒有真正走上法理“台獨”的道路,大陸就可以好整以暇地以種種交流活動來逐步推動統一工作。即使一些分離主義“台獨”分子已經逐漸化顯為隱,以所謂的漸進式“台獨”,通過種種文化的、社會面的“台獨”趨向來從事“獨台”行徑,大陸都覺得整體情勢還在可控範圍內,因此對比於其他更迫切的領域,台灣問題還都可以放在“慢慢來”的情況下。但是當美國的因素開始有了一些質變之後,反“獨”促統工作所面臨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個不一樣表現在一點上,就是反“獨”促統工作無法被孤立在一個特定的範圍內,而有了隨時外溢的危險。在此之前,如在陳水扁時期,曾經是由大陸與美國透過某種默契,一起共管“台獨”的風險,大陸根本不必自己出手,通過美國就可以約制住“台獨”的發展。但是這幾年來情勢的快速變遷,當“台獨”與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崛起的政策走向結合在一起後,對大陸而言,以遏制法理“台獨”為主的反“獨”促統工作,就面臨了不得不調整的狀況。這個時候的主要問題,已經不是台灣敢不敢宣布“台獨”,而是衹要“台獨”活動可資運用,就可以源源不斷給美國提供遏制中國的炸藥。這樣的情境,無疑會讓大陸開始思考如何拆掉這個炸藥引信。於是,我們看到這次報告在兩岸問題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整個反“獨”促統工作重點的調整,大陸開始了“以統去獨”的歷史新階段。

  所謂“以統去獨”的意思,簡單說就是以兩岸統一來徹底解除因為“台獨”所帶來的所有不確定因素,直接拔掉美國目前最具操作性的遏制中國工具。換句話說,這樣的改變意味著兩岸問題將會進入以促統為主的新階段,這當然會帶來兩岸政策與具體作為上的重大改變。這固然並不意味之前兩岸各種交流政策的失效,但顯然所有政策的思考邏輯與操作策略都會隨之改變。舉個例子來說,台灣各方這些年來經常掛在嘴邊的“維持現狀”這一說法,大概將會基本失效了。現狀已經不在,如果台灣還要繼續以現狀為名,採取種種拖的策略,恐怕就會再也拖不下去了。從這角度來說,以前大陸每次政策表述中“以和平統一為追求的目標,但是决不放棄非和平的選項”的說法,其實並沒有實質的威脅,因為在不急著促統的狀況下,所謂“非和平的選項”衹是作為一種邏輯上最後處理的手段,純屬備而不用的意思。可是這次在報告中同樣的說辭再度出現時,它的意義就全然不同了。當歷史新階段來臨,促統真正被提上檯面開始考慮時,我們就不免開始遠遠聽到漁陽鼙鼓的鼓聲了!這真的是一個重大轉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