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台灣需要更多的典範人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10:58:05  


陳樹菊以台灣人的身分彰顯值得人類敬仰的普世價值。
  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台灣這幾天的新聞,總算出現了一些比較令人欣慰感動的新聞。我們所指的,就是陳樹菊這一位來自台東的賣菜阿嬤。從她被選為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開始,這幾天來,幾乎每天都有陳樹菊的新聞,有關她的不平凡之處,大家都已很熟悉,我們不再贅述,我們反而想從陳樹菊來反省一些台灣現象。 

  首先,陳樹菊是因為時代雜誌的票選,所以才會得到社會以及媒體如此多的關愛。換言之,她是因為來自外國,尤其是美國的肯定,因此讓台灣人倍覺光榮,也倍覺難得。事實上,陳樹菊已行善二十年,也曾上過媒體,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二00五年還特別頒贈陳樹菊“為善最樂”匾額。但是,陳樹菊在過去所得到的重視與報導,遠遠不如今日。 

  我們認為,陳樹菊所展示的價值,是普世的典範,這是她獲得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所凸顯的意義,而我們竟把她當成一般珍珠看待。從陳樹菊登上時代雜誌百人榜一開始到今天,她的表現,依舊是真純到令人感動。她把皮包掛在胸前,不但不令人感到突兀,反而更讓人敬佩。 

  社評說,陳樹菊之所以更具有典範價值,因為她只是一個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每一個人不見得可以做王振堂、李安、馬英九、奧巴馬,但每一個人都可以效法陳樹菊。根據媒體報導, 5月3日陳樹菊搭機赴美當天,網路捐款就比7天前單日暴增3倍。這就是典範效應。 

  看到陳樹菊,不禁讓人感嘆,台灣已經沒有太多典範人物了。老實說,像王健民,要稱台灣之光,其光芒要比陳樹菊小多了。典範不是只成就而已,而是道德與價值的彰顯。像今天的學術界,有多少人可堪稱值得學子敬仰與學習的典範人物?我們相信,不會是論文發表最多的學者,不會是研究計劃發表最多的學者,甚至於不是得到諾貝爾獎的學者,這些都是成就而已。成就固然難能可貴,但與道德價值畢竟不同。具體的說,像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梅貽錡等,都是典型在夙昔。 

  社評說,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韓國的黃禹錫,曾在2005年5月宣稱他已經成功把體細胞移植入人類的未受精卵,等於是宣告複製人的誕生已不遠矣,讓韓國陷入瘋狂,沒想到同年12月,他就被發現,原來的研究數據和成果皆是捏造不實。尊崇成就與尊崇典範之差異即在於此。 

  到目前為止,台灣的典範大部分都是在慈善事業,其它的領域很少有典範人物。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典範必須是沒有顏色,但台灣藍綠兩種顏色幾乎已染遍了各個領域。學者可以為了某一政黨臉不紅氣不喘地做違心之論,媒體可以為了某一主張毫無愧色地製造各種不實的新聞,甚至於民調。 

  我們很高興陳樹菊能夠以台灣人的身分彰顯值得人類敬仰的普世價值,只是,台灣要向上提升,每一個領域都應該追尋自己的典範人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