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慘!台商業會劉正光:太多企業撐不到5月
http://www.CRNTT.com   2020-03-14 00:30:09


高雄市新商業會監事會召集人、廢棄物清除處理商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劉正光。(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3月14日電(記者 高易伸)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連帶衝擊經濟與原物料供應,蔡政府拋出新台幣600億紓困特別預算救市。高雄市新商業會監事會召集人、全台廢棄物清除商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劉正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政府撒錢紓困立意良善,但手段必須快狠準,若決策與施行時效拖得太久,很多企業恐怕撐不到5月就得先“包起來”。

  劉正光說,“景氣不佳”會成為常態,新冠肺炎疫情讓人群無法聚集,所以沒人潮就沒錢潮。加上很多供應鏈已開始缺貨,現在的原物料都是工廠之前的囤貨,但在隔離與缺工雙重壓力下,這些囤貨其實也用得差不多了,疫情目前還沒有消停趨勢,台灣經濟與民生景氣並不樂觀。

  劉正光,1962年生,台北工專畢業,現為弘偉環保工程、尚傑環保工程副董,高雄市新商業會監事會召集人、全台廢棄物清除商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高雄市新商業會旗下有70多個基礎工會,1300多家企業會員,該會前身為高雄縣商業會,2010年縣市合併後更名為高雄市新商業會,劉的本業專營一般及事業廢棄物收集貯存、清理轉運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與不少產業企業都有深入合作,頗了解產業脈動。

  針對蔡政府的紓困方案,劉正光觀察,這種疫情讓貼近一般民生消費的食、衣、住、行、育、樂產業都非常淒慘,現在政府說要紓困,但最快落實得等到5月。紓困金額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如何運用政府要有專業規劃與機制。現在補助大多聚焦於觀光、旅遊、農漁業上,但很多製造業已開始面臨廠房租金、銀行抽銀根及匯率、利率的挑戰,如何把紓困快狠準且確實地運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考驗政府接地氣的能力。

  是否各行各業都出現斷鏈現象?
 
  劉正光提到,現在產業鏈都是全球佈局,台灣中、大型企業甚至跨足兩岸,也有些產業鏈可能上游在美國、中游在台灣、下游在越南、大陸,成品後直接出貨到市場。但現在肺炎疫情讓連結出現問題,包括產品沒辦法整合、產出,大陸現在部分復工率已在提高,但歐美等地才剛開始接受防疫的考驗,可能換歐美市場、工人要居家隔離或關閉市場。況且現在經營企業的困境與壓力比以前更複雜龐大,政府防疫是為了不讓疫情持續擴大,但站在商業經營的角度看待紓困,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去審視整個產業的體質,不能讓重要關鍵的企業歷經這波疫情後就倒光了。

  劉正光說,尤其實務面向上包括企業與銀行的貸款怎麼還?能不能展延?利息是否能調降?紓困方案是否實際挹注給真正需要的企業,如果這一些沒有通盤考量,政府部門各行其是,一定會招致效果不彰,引發民怨,產業或行業面臨倒閉解散命運。

  劉正光建議,政府在檢視相關產業體質時,應有上中下游的宏觀概念與整合視角,產業供需應當環環相扣且缺一不可,別等到未來疫情真過去了,但關鍵產業也順勢倒光了,如此還想振興經濟就會更困難,花費花費的力道也更大,事倍功半。其實政府的政策手段還是很多,如何站在企業主或產業界的立場盡可能協助補貼、減稅、延貸、降租等,尤其需多方聽取產業界建言,不要整天坐在辦公室天馬行空想像,不接地氣的紓困會讓百姓更反感,不得不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