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破大香港心態 立大香港概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6 00:08:27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大公報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評論員 魯燦)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向立法會提交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時強調,會好好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機會,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全面配合國家擬訂“十二五”規劃的工作。 

  新財政預算案種種具體惠及廣大市民的舉措本文不再贅言,單就曾俊華司長的這種表態而言,說明香港政府在自我定位、戰略佈局、努力方向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理性而明確的認知。這種認知,將對香港經濟未來的調整與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認為,這是香港正在破除“大香港心態”的努力,也是確立“大香港概念”的嘗試。

  有對比方能看到進步,據知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國家有關部門就曾經態度認真地徵詢香港的意見,但是當時並沒有得到香港政府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某種角度上說,當時的那種對“十一五規劃”的冷淡實際上就是“大香港心態”的折射。

  如果回顧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合作過程中所產生的齟齬,我們可以發現,癥結的起因多數在香港一方。這與當時可能的幾種心態有關:

  首先是表明了一種自傲,覺得香港比內地優勝,不屑與內地為伍;其次是一種自大,高估了香港,而低估了內地;甚至還有一種自戀,就是不論美丑,只要是香港的就是好的。正是這幾種心態交織,才導致香港失去不少與內地特別是珠三角深度合作的良機。

  在那種心態下,在當時就讓香港作為中國整體經濟規劃的“一部份”或者說扮演一個“配角”,很多港人在心理上還會感到“有失體面”,很容易產生心理抗拒,“十一五規劃”當時在香港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也就不足為怪了。可以說,如果不是當時某些高層公務員的刻意不作為,今日香港的經濟基礎應該更加堅實,香港經濟的轉型應該更少阻力。所以破除“大香港心態”,對香港充分發揮與內地的關聯優勢,極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