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德國如何看待歷史決定歐洲未來命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13 09:30:59


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了基輔要求其提供武器援助的要求
  中評社紐約2月12日電(記者 余遙編譯報道)在近期慕尼黑舉行的國安會議上,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了基輔要求其提供武器援助的要求,她這樣說道:“我無法設想在得到武器援助的情況下,烏克蘭軍隊會給普京總統的軍隊帶來麻煩”。

  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期發出文章,原題目為“從慕尼黑到慕尼黑”,文章作者為布萊特.史蒂芬,其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從長遠角度看,德國選擇如何看待歷史對於整個歐洲的未來都是至關重要的。現代德國是兩個大規模戰爭的產物:二戰給予了德國民主,冷戰則使德國成為了堅強的一體。不過多年以來,柏林在外交政策上還仍堅持其陳舊的觀點,即武力在任何情況下都非解決問題的良方。

  其實這種陳舊的外交觀點正顯示出默克爾並沒有很好的理解德國歷史。在國安會議的問答會上,她曾這樣說道:“我在東德長大,並且在7歲時親眼目睹了柏林重新被竪立起來。或許出於軍事考慮,西方並沒有柏林墻重建有任何形式的反應,儘管這意味著數百位萬德國人必須在暴政下生活28年之久。(現在情況也是類似),或許時間會證明一切,但我100%確信德國外交政策是正確的”。

  默克爾其實在拿自己和當年的肯尼迪做比較,後者曾這樣說,“面對一面柏林墻總比面對一場戰爭好”,但柏林1961年時的情況與現況差距甚遠:當時前蘇聯並沒有試圖顛覆德國政府,當時克林姆林也沒有侵略德國領土,並且西方在各個關卡都做了軍事部署,從而確保前蘇聯不會走出侵略的下一步棋。如果這樣看來,默克爾所說的並非全部屬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