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如常法師:佛陀紀念館是中華文化的載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21 00:18:48


如常法師(中評社 郭至君攝)
 
  如常法師告訴中評社,佛陀紀念館將佛教高深的理念簡單化,是因為很多人考慮到很多人害怕自己看不懂而產生緊張、自卑和抗拒感,“正因為如此,民眾來到這邊會開心得不得了,四處都是笑臉,沒有一個人會害怕自己看不懂,害怕自己和這個地方格格不入”,而每年巨大的遊客規模說明這裡已經得到了世人的接受。

  對於如此受大眾歡迎的互動博物館運營模式,如常法師希望將此推廣到跟多地方。“我今年去參加廈門的博物館協會,就在不斷地推廣我們的理念——不要簡單將文物掛上去,還需要讓這些物品有‘溫度’。在大陸,他們只是告訴小孩子孔子是誰,但在這裡,我們讓小孩子給孔子做彩繪。我們正試圖在宜興大覺寺複製這套理念,讓大陸一些沒有辦法來台灣參觀的民眾,在大陸就能感受到。”

  困難重重 看到他人歡喜就滿足

  如常法師說,在佛陀紀念館推廣和運營過程中,其實天天都在“吃虧”,運營也有很大的困難,“但我們有佛光山這個巨大的靠山,就覺得非常有力量,看到其他人將真善美帶來這裡,我們也覺得很歡喜”。

  如常法師具體說道,我們有很多困難——不收門票、不收場地費、沒有政府的支持,受到誹謗和誤解,但同時卻需要對巨大的場館進行日常維護、對前來參觀展覽的各路人馬進行管理與協調。

  佛陀紀念館之所以不收門票,是因為星雲大師認為信仰不能買賣,後人也不應該利用老祖宗的智慧收錢,同時,這裡應該是所有人都能進的地方,“如果收錢,一些窮苦的人就來不了了。”

  “太多人想在我們這裡辦展覽,有同行看到我們這邊舉辦雜技活動就來問我們還是佛教嗎?同行和宗教團體對我們產生質疑和懷疑,我做這個館長的也很為難。”如常法師還說,“同行相嫉也是一大麻煩,台灣北部某大博物館甚至還問,說佛陀紀念館這邊什麼時候人可以少一點。對這樣的話,我只能忍。”

  “別人看到我們建了這麼大的場館,無論如何不信我們沒錢,還問我們背後有多少財團支持、問政府給我們撥了多少地、甚至還問我一個月高薪多少,”如常法師說:“我以前的工作薪水換算成人民幣超過一萬,來到這裡一個月的薪水才780台幣(約155人民幣)。我不用錢,我很富有。問這些話的人與我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如常法師說,在種種不理解的背後存在很多誤解,可我們就只有忍,因為佛教如果再貧窮下去,裡面破破爛爛什麼都沒有,就沒有人就會想去瞭解佛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