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華府隨筆:美國華人孩子多進名校撥雲見日?
http://www.CRNTT.com   2018-07-10 00:43:20


哈佛是精英匯聚之地,也是大學招生平權之爭的焦點所在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中評社華盛頓7月9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司法部上周宣布,廢除24項“不必要、過時的”指導方針,其中包括鼓勵美國大學在招生時考慮種族因素的7項政策文件。這意味著以往美國大學普遍存在的按種族配額招生的“潛規則”至少是不被鼓勵的。消息傳出後,這幾天華人社區一片歡欣鼓舞。那麼以學業成績見長的華人孩子更多進入美國大學名校真的就此“撥雲見日”了嗎?恐怕事情沒這麼簡單。

  多年來美國大學招生考慮種族因素一直是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對於學業成績出眾的華人學生而言,大學招生考慮種族因素,最直接的後果是,在報考大學時,華人學生成績要比拉丁裔和黑人學生高出一大截,才可能獲得同等機遇。普林斯頓大學曾有研究發現,亞裔學生SAT成績必須比白人學生高140分,比拉丁裔高270分,比黑人高450分,才能在報考大學時獲得同等待遇。這種現象被稱為向亞裔學生徵收“智商稅”,甚至白人學生也覺得面臨這種被稱為“逆向歧視”的現象。此前白人學生費雪狀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印度裔學生假冒黑人學生而獲得藤校錄取都曾引發熱議。亞裔團體近年來就此連續發起抗議,而且控告哈佛大學招生對亞裔歧視。

  美國社會各個族裔為了維護自身權益一直展開博弈,而這些都是在美國推動平權運動的大背景下發生的。亞裔學生通常學習努力、學業出眾,在各種課餘學科競賽中出類拔萃,但美國社會確實存在亞裔學生是“書呆子”的老套印象,覺得亞裔學生除了學習好,其它方面尤其是在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展現領導力等方面不足。但是以社會上對某個族裔的總體老套印象來作為大學招生考慮因素,對學生個體就是不公平的。例如哈佛大學據報內部給亞裔學生“個人品質”的評分偏低,這多少會影響他們對亞裔學生的錄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