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子女長大離家 美國華人父母慎防空巢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8-11-05 11:57:06


婚姻家庭治療師黃朱妮娜向民眾介紹,卸下照料兒女擔子後如何應對“空巢期”。(圖片來源:中國僑網)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華人傳統重視家庭,許多華人父母在子女長大後離家求學和工作時格外不適應;角聲使命中心日前邀請橄欖樹全人關懷社工、婚姻家庭治療師黃朱妮娜講解父母的“空巢狀況”,並提醒男女兩性在“空巢”期間易產生角色衝突,應提早做好心理準備,以避免情緒低潮、導致家庭衝突。

  黃朱妮娜在講座開始前,先詢問在場民眾是否曾有過送孩子上學時因分離而難過的經驗,不少民眾點頭附和;她表示,緊密連結的家庭關係是華人社會固有的習慣,往往導致父母在子女獨立後,頓失生活重心或產生夫妻生活失衡等問題。

  黃朱妮娜表示,空巢期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階段,現代人也因為晚婚,面臨空巢期時往往年紀已不小;她解釋,80%父親角色將夢想建築於職場和工作上,“男性在空巢期易失去夢想,認為自己年事已高、未能有其他成就等心理變化”,而歷經父親地位改變及支付孩子大學學費等重擔,也可能造成男性產生壓力、失落感。

  傳統社會女性多待在家中教育後代,但現代女性往往同時為全職(fulltime)勞工與全職媽媽,黃朱妮娜說,“華人女性為孩子而活的觀念仍存在,且承受的壓力變更大”;她說,女性空巢期若遇上更年期,身心變化更易造成憂鬱、顧影自憐、食之無味、坐臥不安、心情煩躁等狀況。

  黃朱妮娜還說,華人父母在空巢期除有低落情緒外,也可能會有酗酒、自我認同危機等“空巢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空巢期間夫妻常因情緒不穩、無窗口釋壓而爭吵,導致離婚率上升”。

  因應空巢期,黃朱妮娜建議華人父母,及早做好空巢準備,包括與子女討論未來、列出夢想清單、發展新愛好,或與配偶參與相同活動,或藉旅遊等方式增進感情。

  黃朱妮娜表示,空巢期遭遇的心理轉變不僅局限於配偶之間,隔代教養家庭、同居關係者撫養孩子等,也常因承受孩子離巢、工作突變、感情生變等問題,因分離而產生空虛、寂寞感;她也強調,嚴重心情低落者須盡快求醫,勿拖延成心理疾病。

  (來源:中國僑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