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美FTA抵ECFA?葉宗穎:最怕兩頭空
http://www.CRNTT.com   2020-09-05 00:18:24


葉宗穎。(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9月5日電(記者 方敬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9月12日屆滿10年,各界關注協議是否延續。先前台灣“經濟部”稱ECFA只占外貿總產值5%影響不大,綠營人士並指若與美國談成FTA,可抵銷甚至超越ECFA效益。針對該說法,中興大學財金系系主任葉宗穎向中評社表示,邏輯來說,有機會,但實務來說,挑戰很大,建議蔡政府務實以對,短期內別貿然拋棄ECFA。

  葉宗穎,台灣大學財金所博士,現任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東海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專長包括財務工程、財務計量、行為財務、國際金融貿易等。

  ECFA生效即將屆滿10年,但因為近年兩岸關係惡化,許多台商擔心協議生變,台灣“經濟部”對此強調,ECFA沒有期滿終止的問題。不過,就在ECFA屆滿10年前夕,蔡政府剛巧宣布開放進口瘦肉精美國豬肉、牛肉,外界普遍認為,台灣打算藉與美國洽談FTA,因應ECFA生變風險。

  美台促成FTA的可能性,葉宗穎表示,FTA自由貿易協定,通常是以主權為簽署單位的協定,對台灣而言較具政治敏感性,以慣例來看,談成不易,但以目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反中路線,台美要促成FTA不無可能。當然,目前蔡政府看似傾向與美協商簽署雙邊貿易協定(BTA),政治敏感性降低,談成的可能性就相對提升。

  葉宗穎說,台美之間要促成FTA或BTA,可以從韓國、日本與美國協商的經驗來對照觀察。可以發現,日、韓與美國達成FTA的關鍵都在於農產品,兩國皆在農產品進口對美讓步,才換來FTA協定,台灣目前也正走在該模式之上。

  韓國與台灣的情況類似,葉宗穎指出,當初韓國紛爭最劇烈的就是,進口美國牛,甚至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但最後韓國政府仍然放行,完成FTA協議,前後耗時5年。

  日本卡關的癥結點也是在農產品,美國除了要求日本採購基因改造穀物、玉米等農產,美豬、美牛也在其中,葉宗穎說,但因為日本自民黨大宗的選票來自於農民,因此自民黨在這塊採取低度配合,並讓出7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進口市場,才在去年談成協定,前後耗費約13年。

  葉宗穎表示,從韓國、日本的經驗來看,最棘手且關鍵的交換籌碼都是農產品,目前台灣在蔡政府的主導下,已順利將最困難的門檻排除,既然最艱困的阻礙已解決,接下來要與美國達成FTA的機會勢必提升,即便沒有FTA,也有機會談到BTA,尤其特朗普奉行美國利益主義,其實只要台灣願意對美讓利到一定程度,台美促成貿易協定絕對有可能,可是,也別冀望能夠討到大便宜。

  葉宗穎指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主義,對外簽定的貿易協定,一定都會以滿足美國利益為前提,先前美國才撕毀已談妥的美韓FTA,重談一個對美國更有利的版本,馬上就讓韓國的外貿盈餘蒸發7%,雖然以國際貿易的觀念來說,韓國仍可從其他地方得到額外的好處,不過,從此也可看出,台灣跟美國商談,也要有所心理準備。

  至於台美貿易協定能否抵銷ECFA?葉宗穎說,邏輯上可以,近期因為美中貿易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企業為了要分散風險,都在規劃從中國大陸撤資,台商也在調整布局,包括回流,或是往東南亞移動,美國公司也是如此,尤其在特朗普的政策要求下,讓許多美國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這種情形,會讓台灣過去採用“三角貿易”的模式,逐漸失去效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