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茶業心臟 中評社直擊神秘的桃園茶改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0 00:48:09


茶改場環境清幽。(中評社 黃文杰攝)
 
  走入楊梅埔心的茶改場,迎面而來是兩側綠色隧道,道路周邊,都用鐵絲圍籬圈住的茶樹品種,幾乎亞洲主要茶樹種都在這裡可以找到。

  進入園區並未有顯赫或新穎建築,反倒是多棟兩層樓的研究機構,加上圓形水池、高聳椰子樹,流露一種台灣早年的舊日時光。
  翻開茶改場的歷史,幾乎也看到台灣茶葉的縮影。

  台灣的茶產業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發展,隨後以“福爾摩沙茶”之名,逐步打開外銷市場,成為台灣的重要物產,曾與蔗糖、樟腦並列為“台灣三寶”。

  日本殖民台灣,台茶重要性不若蔗糖與稻米重要,日本總督府決定設立一大型的製茶示範工廠,示範機械製茶,以鼓勵製茶業者,進行機械製茶以降低生產的費用。

  1903年5月27日設置“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簡稱“安平鎮製茶試驗場”,直屬日本總督府,“當時茶改廠長官都是配長刀”,鐵路縱貫線還增設楊梅埔心站,方便運輸。

  外界好奇為何挑選楊梅埔心設立研究機構?

  主要是楊梅是桃園台地的一部分,而台地是介於丘陵和平原的特殊地形,適合茶樹的生長。

  從土壤條件上來看,台灣主要茶區的土壤,多為磚紅化紅壤、灰化紅黃壤及黃棕土壤三類,這些土壤大多肥沃度不高,不過由於有些地層孔隙度較大,排水性良好,有利於茶樹生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