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父子台商的“東莞生意經”
http://www.CRNTT.com   2018-09-20 10:37:19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在深圳一座高約300米的大廈裡,一家咖啡體驗店剛剛開業。這是台灣青年吳森勝在珠三角開的第5家門店,他想以新店為契機,讓精品咖啡與更多大陸顧客“相遇”。

  吳森勝有一個身份標簽:“台商二代”。他的父親吳妙根,已在緊鄰深圳的東莞開了25年拉鏈廠。三年前,父親將兒子叫來廣東接手家族生意,沒想到抓住商機的兒子,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創業歷程。

  吳氏父子的故事,正是東莞這片“改革開放熱土”上許多台商家庭的縮影。

  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交流大門開啟。恰逢大陸改革開放方興未艾,台商紛紛以探親名義赴大陸考察,尋找投資機會。東莞由於毗鄰港澳、擁有政策區位優勢,備受台商青睞,成為大陸最早的台資聚集城市之一。很快,東莞在全國首創“三來一補”模式,即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

  1993年到東莞的吳妙根,自認為“晚了一點”,便在相對落後的洪梅鎮開辦了拉鏈廠。大陸充沛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降低了台灣傳統製造業的成本,解決了企業在島內遇到的瓶頸問題,使其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

  “改革開放之後的大陸對我們那代人來說,就是一個最富創業家精神的地方,有著大把機會。”吳妙根說。

  沒有路燈只有香蕉樹的廠區,去一趟要坐吉普車顛簸許久……吳森勝幼時記憶裡,父親就是在這樣艱苦環境裡創業成功。為打理生意,吳妙根留在東莞過年也是常事。

  台灣人崇尚“愛拼才會贏”,這在“第一代台商”身上尤為明顯。“那時,滿腦子想的就是打拼!”吳妙根笑著說,搭乘大陸飛速發展的“經濟快車”,企業的努力得到了豐碩回報。

  隨著越來越多台商“登陸”,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凸現出來。2000年,大陸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在東莞建成,吳森勝被從台灣接過來讀書。“我希望小孩早些來大陸‘接地氣’,了解這裡的環境,未來多一個發展的可能。”吳妙根說。

  父親的打算沒有落空。從製造業拓展到服務業領域後,吳妙根的“生意經”一度卡殼,旗下一家高爾夫球會所接連十餘年虧損。終於,他想到讓兒子幫手。

  大學學習企管專業的吳森勝原本在島內一家顧問公司上班,聽從父親召喚“西進”東莞後運用所學,只用一年多時間便將生意扭虧為盈。打拼之餘,他發現大陸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喝咖啡,便決定抓住商機,開創了一家連鎖精品咖啡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