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近平十九大對台方略與兩岸未來三十年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8-01-30 00:14:01


 
  3.兩岸和平統一已經成為國際共識,國際環境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兩岸實力現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經過30年的發展,大陸綜合實力從落後於台灣到超越台灣,再到遠遠拋離台灣,大陸從國際社會的對立面發展為融入國際社會、團結國際社會,與國際社會共同發展,如此大勢已經成為不可逆轉之定局。

  在30年中,大陸堅持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不動搖,尤其在兩岸交流中彰顯的誠意、善意,感􀀂了國際社會,得到高度好評以及完全的認可。兩岸和平有利於東亞和平、有利於中美關係穩定,有利於全球治理,已經成為國際共識。大陸勢必繼續鞏固這樣的國際共識,台灣不可能有力量挑戰這樣的國際共識。

  台灣所處的國際環境已經被重新塑造,“台獨”的空間在國際社會幾乎被擠壓殆盡。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已經到了有賴於大陸的善意包容之下,兩岸關係牢牢框住了台灣的國際空間。

  三、1987到2017: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開放30年、和平30年、發展30年,需要注意三個絕對重要的關鍵作用:

  1.大陸的和平統一方針政策發揮了主導作用。

  兩岸關係的結構應該是平等的、互動的,但是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政策基礎,即使雙方認知不一致,但在這個強大的政策基礎上,才能不至於失去平衡。顯然,這個強大的政策基礎不在台灣一方,而在大陸一方。和平統一是大陸的國策,大陸方面50多年來堅持不動搖。兩岸關係30年來歷經風風雨雨,但是雙方始終能夠維持和平的局面,關鍵的因素是大陸方面的和平統一方針政策起到了堅定不移的主導作用,這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大陸的和平統一方針政策的堅持,兩岸關係的和平因素早就消耗殆盡,兩岸同胞已經經受戰火摧殘絕對不是假想。

  2.台灣的和平相處的政策也發揮了輔助作用。

  台灣的生存發展完全依賴於兩岸關係的和平格局,沒有和平就沒有一切。對此,台灣上下完全明白。大陸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已經為台灣以及兩岸關係劃清楚了底線,台灣斷無可能去公然踐踏底線。所以,無論是藍還是綠的政黨,在管治台灣時期,都基本遵守了不宣佈實施“台獨”的底線,以確保兩岸無戰事。與大陸和平相處,是台灣藍綠執政者的最基本的政策框架。這不是良心範疇,這是政治與安全規則。與大陸和平相處,是台灣政黨政治的唯一出路。兩岸交流30年來,這個政治規則實際上是行之有效的。

  3.美國的和平穩定的政策則發揮了制約作用。

  美國對華政策與對台政策具有互為衝突矛盾的方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制約作用非常突出,對兩岸的統一進程非常不利。但是,美國的兩岸政策在制約兩岸之間武力衝突方面,也有不可小視的作用。美國縱容“台獨”,但又不准“台獨”翻天。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但又要維持兩個中國的棋盤。說穿了,美國的兩岸政策完全是利己政策,只要有利於美國自己,就是上策。大陸方面肩負民族振興抱負,小不忍則亂大謀,對美國的相關政策一直採取避其鋒芒的對策。台灣被美國完全操控,無可奈何。但所換取的是兩岸關係的和平能夠得到相對的穩定保證。對於現階段而言,兩岸需要的是忍耐。

  第二,兩岸未來三十年如何破解和平統一難題

  一、兩岸和平統一要在未來30年內基本完成,必須掌握好辯證關係。

  對於形而下的“統一時間表”,大陸方面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過多的考慮。但是,形而上的“統一進程表”卻已經成型。要理解中共十九大報告深刻含義,需要從報告的整體性來看問題,同時也要從未來30年發展的進程中看問題。其中涉及的台灣問題也是一樣的。何為“統一進程表”?十九大報告勾勒出來了,那就是,兩岸統一問題必須在30年內基本完成。何以見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做出了戰略安排,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如是算來,30年後,也就是2047年,距離建成強國的2050年,也就差3年而已,到那個時候,兩岸關係基本上就定局了。因為大陸的強國構想,不是一句空話。比如在強軍方面,十九大報告要求在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事現代化,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當強國目標基本達至,多個重大的阻撓兩岸統一的因素都將極大弱化、甚至可能完全消失。比如,中美關係如果發生質的變化,美國因素不再可能成為阻撓兩岸統一的重要因素,兩岸和平統一的最大的國際阻力就解除了。所以,30年內完成兩岸統一基本進程,應當是中共的雄心壯志、重大的戰略目標。

  兩岸關係的本質就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這是涉及兩岸關係根本性質的原則問題,不可動搖。但是,要注意到,在未來30年的兩岸關係進程中,有兩大辯證關係貫穿其內,需要認識與掌握:

  1.大陸實力提升與兩岸和平統一的模式之間存在辯證關係。

  按照十九大報告繪製的發展藍圖,大陸的綜合國力提升,也就是實力提升不可遏制,台灣的綜合實力與之相比,將日益處於弱化的地步。大陸決定兩岸關係進程乃至和平統一模式,是歷史的必然任務。台灣從過去在兩岸關係中的平衡的一方,或者說是制衡的一方,大幅度跌入受控的一方,不為人的意志而轉移。但是,如果台灣積極配合,而大陸越發自信,包容度更加大,那麼,今後兩岸的和平統一模式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間、乃至現在難於預測的成長空間。正如習近平對台思想中的創新思維“兩岸一家親”、“心靈契合”,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2.時間推移與兩岸和平統一的成本之間也一樣存在辯證關係。

  從過去30年兩岸交流的歷史來看,30年的時間給予了兩岸關係充分的培育空間,把兩岸問題交給時間,在時間中創造機遇,這是中華民族的大智慧。現在看來,時間越是充裕,兩岸和平統一的成本就越低。時間越緊迫,兩岸統一的成本就越高,如果急於求成,只有“武力統一”一途,後果是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情感重挫,這樣的成本是巨大的,是難於彌補的,這絕對不是理智的思考。如果兩岸關係今後還有30年的發展時間,大陸可以全力建成現代化強國,台灣也得到兩岸和平發展的機遇。更加重要的是,兩岸和平統一不可能不實現,但是成本是最小的,受益是最大的。

  二、未來30年兩岸關係主要矛盾會不斷徹底變化,而正論與“悖論”的矛盾會形成為阻礙統一進程的一種主要矛盾,需要周詳應對、有力破解。

  如果兩岸今後基本能夠排除“武力統一”方式,那麼,未來30年兩岸之間最大的矛盾可能會不斷演變,統與獨作為主要矛盾不會消失,必然貫穿兩岸關係始終,甚至會出現階段性的高潮。但是,不同意志與意識的碰撞會不斷加強,甚至成為兩岸關係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從8年的和平發展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預判,兩岸關係和平統一的正論很可能會受到“悖論”的制約,深刻影響台灣民意,影響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所以,如何樹立正論、破解“悖論”,即是“解悖”,必是兩岸共同思考的關鍵問題。

  超越的時期,兩岸的經濟、文化、社會乃至政治關係都獲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經從“大交流後期”進入了“大合作前期”。兩岸關係“化蛹為蝶”的時機似乎就要來臨。但是,隨著蔡英文民進黨的上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卻急刹車,跌入對峙冷卻的低谷。究其原因,當然離不開執政黨民進黨的“台獨”理念、路線、政策的作怪,這是最根本的原因。但是,兩岸關係在和平進程中出現了“悖論”矛盾,也是重要的原因,不可以忽視。

  “悖論”是什麼?按照哲學概念的定義,“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是思維內容與思維形式、思維主􀀁與思維客􀀁、思維層次與思維對象的不對稱,是思維結構、邏輯結構的不對稱。產生悖論的根本原因是把傳統邏輯形式化、把形式邏輯普適性絕對化,即把形式邏輯當做思維方式。所有悖論都是因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產生,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發現不了、解釋不了、解決不了的邏輯錯誤。所謂“解悖”,就是運用對稱邏輯思維方式發現、糾正“悖論”中的邏輯錯誤。

  總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中的教訓,我們知道,和平發展在目的、手段、效果等各個方面均被“悖論”所扭曲。而大陸方面忽視了如此幾個重大的“悖論”:1,和平發展是消滅“中華民國”的手段;2,共享和平發展紅利是藍營特權獲利,民眾無利可圖;3,大陸的和平發展措施嚴重衝擊台灣的“小確幸”,破壞了台灣社會的穩定,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