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洪孟啟語中評 剖析港台殘存後殖民危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9 00:38:13


台灣前“文化部長”、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洪孟啟。(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1月19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前“文化部長”、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洪孟啟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少數人去“中國化”很愚蠢,最後會讓自己的小孩在文化上變成空白、文化貧血,等於台灣自己完全失去解釋文化的能力,台灣將來的歷史會寫不出來。

  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文化部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第二屆中華文化論壇訂於11月21日至24日在北大英傑交流中心舉行,邀兩岸四地學者參與,洪孟啟也應邀出席。

  洪孟啟,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台灣省政府文化處代處長、“行政院文建會”處長、“文化部長”,現任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部分人士認為台灣發展出來的文化並非中華文化,而是台灣獨有的文化,洪孟啟告訴中評社,這是非常愚蠢的講法,中華文化就如同一棵大樹,大樹有很多枝葉,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不同的東西。

  他指出,四川、東北、山東各有不同的文化呈現,但它們都在中華文化的大源流裡,其中對於人倫的精神與價值,在台灣這裡全融入生活裡,如果現在排除掉,要抓什麼東西?有人認為排掉中華文化,想去抓日本文化,但日本文化也是中華文化裡的“唐朝文化”傳過去的,等於說台灣有很濃厚的本錢卻不要,丟掉後又能創造出什麼新的?台灣文化當然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他分析,研究“後殖民”的問題時,可以發現一些危機,就是殖民的第二代,這些人大部分都受原有殖民地的教育,而且有不少是同胞裡的菁英,這些殖民的第二代以殖民的母國作為最高價值,等殖民者走了後,他變當地的領導者,可能就會常常帶著一種恥辱感,認為過去受的殖民教育是一種恥辱,因此會強烈的清除過去的殖民教育。

  另一種恥辱感是認為原有的文化不比殖民文化強,這就形成認為原有文化是恥辱的象徵,原有文化必需去之而後快。他要教導大家迎向殖民文化,很多獨立後的國家常會出現一種狀況,即殖民的第二代領袖變成獨裁者;有些老一輩“台獨”者堅持排斥“中華文化”,這種心理在所難免,但站在後一代的人應該要有反省的心理,認為上一代的人這樣做對不對?如果丟掉中華文化,損失會多少?

  他說,還有一種是擔心太靠近“中國”將會被“中國”吃掉的不安全感,這種心情他可以理解,因為台灣一直感覺被邊緣化、不在世界的主流裡,因此擔心“中國”的主流來了,台灣被邊緣化會更嚴重,倒不如切割掉。其實國民黨以前犯了最大的錯誤是當年凡主張台灣意識或台灣人意識的都把他們打入“台獨”,最後國民黨把自己給孤立了,對台灣的話語權與論述權被在野黨搶走了。

  他表示,其實在中華文化的大框架下,台灣文化保有獨特性,就可以維持一套東西。香港搞“佔中”是非常愚蠢的,因為這些“佔中”人士崇尚、發揚的不是“香港文化”,而是把過去“英國殖民文化”當作根源,這就等於自我“孤立”,無法獲得正當性。

  他強調,中華文化是在芸芸眾生之中,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去支持這個文化就能搶到話語權;台灣最大的本錢就是中華文化是活的,如果把活的文化好好整理,描繪、發揚、表達、溝通,大陸多數民眾對台灣的的敵意就絕對不會升高。因為大陸一直在鼓勵民族主義,把“台獨”視為最大的敵人;而“台獨”把整個台灣做為一個根據地,這對台灣是非常危險的事,因為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他說,文化有親近度,就像以前一直看美國的電影,大家看多了會覺得美國的產品是好的;台灣風行韓劇以前,韓貨並不流行,現在韓劇風行後,覺得韓語很好聽,韓貨除了三星手機、現代汽車,甚至連泡菜都賣得很好,文化的親近度提高了許多,因為電影是一種文化的描繪,描繪就是一種溝通工具,透過電影把韓國文化傳遞出去,從心理的親近度轉移物質的親近度;如果台灣把文化好好的透過電影、戲劇、繪畫、文學傳遞到大陸,將來會是大陸受台灣影響。

  他強調,文化的滲透力大過經濟與政治,現在如果讓台灣的下一代不了解中國,覺得中國人是陌生人,提到中國就懷有敵意,一旦覺得中國的東西都不好,不就掉進殖民的第二代的邏輯裡,到時候要找誰?如果說政治上要找美國、找日本,最後會讓自己的小孩在文化上變成空白、文化貧血,可是大陸正好在不斷加強中華文化,等於台灣把自己文化的解釋權給了大陸,台灣自己完全失去解釋能力,台灣將來的歷史會寫不出來。

  洪孟啟表示,以前日本統治台灣是“空間殖民”,現在否定國民黨在台灣以前做過的建設,台灣還寫得出什麼東西?只好回去寫日本的八田與一;否定清朝在台灣做的事,否定劉銘傳做的建設,變成大家腦海裡都只有日本的東西,這就變成“觀念殖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