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科院齊立平:台灣發展航天別寄望美協助
http://www.CRNTT.com   2018-05-11 00:27:49


漢翔航空董事長廖榮鑫主持“台灣國防產業展望:航天”場次。(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5月11日電(記者 高易伸)中科院航空研究所所長齊立平10日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航天場次表示,政府“國防”政策最大問題出在武器系統還在“外購”與“自製”間辯論擺盪。他認為自製是外購的催化劑、而外購是自製的解憂丸。武器研發能量的累積速度緩慢,若無“國家”政策支持,不僅人才、技術流失得很快,若要重建還需付出重大代價。

  齊立平說,我們不能寄望美國來協助台灣發展航天產業,因為“實力懸殊絕無合作基礎”,但台美之間合作不等於協助、但合作是可以互惠的。

  “台美國防產業論壇”航天場次由漢翔航空(AIDC)董事長廖榮鑫主持、中科院航空研究所所長齊立平、“經濟部”航空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任陳進明、漢翔公司總經理林南助進行分享。

  主辦方安排“航天”場次屬最後一場,因此不少人及英美軍火商都先行離席。

  面對台灣發豪語的“軍機自造”,中科院航天所所長齊立平指出,航天產業是“國家”的根,只要根紮得深、廣,就會開枝散葉,百業興盛。他分析航天產業在全球分為四個等級,首先是“全機設計製造”例如英美法俄等國;台灣則屬第二等級可針對部分系統鍵設計製造,第三級是“授權製造”、第四級就只有“維修”。台灣算是第二級的中段班,而中國大陸跟日本則要往第一級邁進。台灣早在過去1、20年間曾取得先機卻失去動力、無迎頭趕上。

  齊立平說,“軍機自造”發展的目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先進高教機”,這預算政府編列近700億元,當中有370幾億要留在台灣,同時可創造工作機會一年超過兩千人,擴張效益也會達到2.5倍,以及3倍的後勤維護效應。

  齊立平說,“軍機自造”目標旨在強化“國家安全”,從新式高教機產製再到後續展開的軍用機開發,及建構軍用機後勤支援體系以達成“國防”自主的目標;其次,藉此提升航天技術層次,與關鍵技術平行開發,逐步提升航天能量;最後擴大產業產值,引導高質化、系統化的目標,帶領台灣廠商進入國際航天高階供應鏈。

  談到“國防”政策,齊立平認為,台灣軍事系統依舊處在“外購”或“自製”間辯論,導致政策無法連貫。這一點必須儘速解決。對於台灣發展航天產業,齊認為這符合美方利益、保障區域安全、維持武力擴張嚇阻力量及航空供應鏈高質夥伴。未來政府將以“軍機自造”為核心提升產業實力,但發展航天的最終目的是和平,是在維持“國家”基本實力,止戈為武、化劍為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