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潘錫堂語中評:“文化台獨”欺騙性更大
http://www.CRNTT.com   2017-12-22 00:36:29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李娜)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日前參加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時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針對兩岸文化交流、蔡當局推進的“文化台獨”等問題,潘錫堂表示,文教在兩岸融合發展的有局限性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教相當於准政治談判,雙方沒有辦法純粹為了文化交流而交流,因為政治立場和定見會自然而然融入其中。

  談到蔡當局在島內不斷推進“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教育台獨”,潘錫堂表示,蔡英文在用一種“軟趴趴”的方式來宣告和大陸“和平分手”,此類“柔性或漸進式台獨”手法影響惡劣而又深遠,蔡擬從根本上改變台灣人的國族認同,然後借此達到台灣走向“法理台獨”“政治台獨”的目的。

  文教就是准政治談判

  潘錫堂對中評社記者表示,在進行文化交流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會不知不覺的融入政治立場和政治定見,比如在馬英九主政的八年時間裡,兩岸政治高層通過兩會簽了一些協議,大部分是關於經貿,大陸本以為經貿談得差不多,可以進入到政治對話,但是馬英九覺得從經貿直接談到政治,太快了,還需要有文教的交流。

  可是為什麼文教議題到後來連碰都沒碰?潘錫堂認為,其實文教就是准政治談判,兩岸政治的差異會自然而然融入到文教當中,就是沒有辦法純粹為了文化交流而交流。

  蔡英文的“文化台獨”欺騙性更大

  針對目前蔡英文當局以“借殼上市”的手法來包藏其“去中國化”“文化台獨”的具體作為,潘錫堂表示,表面上,蔡當局口口聲聲強調“維持現狀”,也宣稱對大陸“承諾不變、不挑釁”,但卻在文化、教育領域對“台獨”暗渡陳倉。從史觀層面進行的“去中國化”,究其本質,可視為“文化台獨”“教育台獨”與“史觀台獨”的實踐,可看做“真材實料”的台獨舉動。

  “法理台獨”“政治台獨”會直接踩到反國家分裂法的底線,但是透過“去中國化”來進行“文化台獨”“教育台獨”,從反分裂國家法的角度來看有模糊空間。“等於蔡用一種‘軟趴趴’的方式來宣告和大陸‘和平分手’。”潘錫堂對中評社記者說道。

  潘錫堂談到,如果民進黨要走“文化台獨”“教育台獨”,必須要把時間拉得很長,這樣一來欺騙性會更大,比較會讓大陸鬆懈,看上去好像覺得沒那麼嚴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