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05年中國軍力報告(全文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7-21 08:32:04  


第五章 部隊現代化目標和趨勢 

  “我們將借鑒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經驗,抓住機遇,在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基礎上,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03年5月。

  “我們應加速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 -總裝備部部長 李繼耐,2004年八月。

  綜述

  中國已表示它有意實現整個武裝部隊的專業化、改進部隊的訓練、進行更為嚴格、更符合現實情況的聯合演習、加快武器裝備採購,它已為此目標投入了資源。美國情報界估計中國的武裝部隊現代化項目至少要等到2010年或更晚時候才能造就一支能擊敗中等規模敵手的現代化部隊。與此同時,中國的領導人看起來已認識到解放軍與地區潛在對手相比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他們可能作出解放軍目前無力與其它現代化軍事強國直接對抗的結論。我們認為,這一結論可能使中國強調非對稱項目和武器系統以擴大自己的優勢並利用潛在對手的弱點,這就是所謂的“殺手”項目。

  因此,隨著解放軍現代化進程取得進展,兩個對解放軍現代化進展的誤解可能會導致失算或者危機。首先,其它國家可能低估中國軍隊所取得的進步。其次,中國的領導人可能會過高評價軍隊的戰鬥力。他們可能會想當然認為新的武器裝備已完全形成了戰鬥力、部隊的新裝備得到了充分的裝備和維護,已於現存或其它新的實力實現了整合。以下的各節探討了中國軍力現代化在核威懾、精確打擊、遠征行動、空防、反介入、保衛交通線、聯合後勤、空間和反空間、計算機網絡戰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中國武裝部隊一覽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武裝部隊。中國軍隊主要有三種軍種和一個兵種組成:地面部隊、海軍(包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空軍(包括空降部隊)、二炮(戰略導彈部隊)。隨著今年裁軍工作的完成,中國現役兵力的員額將達230萬。中國還擁有武裝警察部隊和預備役部隊。這些分布於七個軍區的所有部隊加起來共有320萬之眾。中國還有一千萬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基幹民兵。

  核威懾

  中國正在對其戰略導彈部隊進行質量和數量方面的改進。這將提供一個可信的、生存能力強的核威懾和核反擊實力。中國正在裝備可打到印度、俄羅斯和美國全境、亞太地區、最南遠至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導彈,這些導彈的生存能力很強。中國保持著一個小規模的戰略核武庫。它公共的核武器原則仍然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目前具備對整個地區和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實施核打擊的能力。東風31和東風31A等新型核導彈將使中國擁有一支生存能力更強的核導彈部隊。

  中國未來的戰略力量可能由以導彈發射井發射的CSS-4洲際導彈(已部署)、固體推進的道路機動型東風31型(2005年-06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DF-31A洲際彈道導彈(207-09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海基JL-2潛射彈道導彈組成(2008-2010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中國還將維持一支CSS-5中程彈道核導彈部隊以應對地區危機。中國目前部署了大約20枚發射井發射的液體燃料推進的CSS-4洲際彈道導彈,這是其核威懾力量的主力。第二炮兵還擁有大約20枚液體燃料推進、射程更為有限的CSS-3洲際彈道導彈以維持其地區核威懾力。第二炮兵可能將繼續使用老式導彈,直到這些導彈被生存能力更強的道路機動東風31型導彈所取代。中國還擁有由固體燃料推進的道路機動型CSS-5中程彈道導彈以加強老式的CSS-2導彈。

  東風31系列洲際彈道導彈的服役將加強中國由發射井發射的戰略導彈部隊的力量。東風31型導彈的機動性能使這些導彈在更大地區范圍內作戰,使它們更加難以被發現和摧毀。中國新型彈道導彈潛艇裝備的新一代潛射彈道導彈將提供一個生存能力更強的核武選擇方案。最後,用射程更遠的CSS-4的2型來換裝老式的CSS-4的1型導彈、機動固體燃料推進導彈的服役將進一步加強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作戰和生存能力。

  精確打擊能力

  解放軍設想使用精確打擊能力來打擊諸如美國太平洋西部空軍基地、港口、水面艦只、地基指揮通訊網絡和一體化防空系統、指揮設施。大多數具備這種精確打擊能力的部隊為快反部隊或者將在大陸周邊地區擔負應急作戰的部隊。

  短程彈道導彈

  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構成了中國精確打擊能力的主力,其第一代短程彈道導彈並不具備真正的“精確打擊”能力,但後續發展的短程彈道導彈具備更遠的射程和更高的精確度。據國防情報局估計,中國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為650至730枚之間,每年將增加75枚至120枚。

  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中國正在研發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以獲得更高的精確打擊能力。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精確度要遠高於彈道導彈,而且在防空區外發射的距離也更遠。第一代和第二代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仍在研發之中,一旦研發成功,這種技術也可用於核導彈。

  空對地導彈

  據信中國已擁有少量的戰術空對地導彈。中國正在通過國外採購和國內研發來改進機載反艦導彈。

  反艦巡航導彈 

  解放軍海軍和海軍航空兵已獲得或正在獲得近十二枚反艦巡航導彈,其中包括五十年代的CSS-N-2/STYX到現代的俄制 SS-N-22、 SS-N-27反艦巡航導彈。

  國產反艦巡航導彈研發和生產進展和國外採購的進度在過去十年裡已加速,目前和未來反艦巡航導彈的性能包括導彈速度、防區外發射距離的提高、更具隱身性的發射平台(潛艇)。SS-N-22導彈未來可能會被安裝在更小型的平台上(如安裝在俄制巡邏艇或新型隱形快速攻擊巡邏艇)。台灣對面的中國常規反艦巡航導彈是機動導彈,可被部署用於支持各種地區沖突。

  反輻射雷達武器

  目前還不知道中國反輻射雷達武器的規模和范圍。解放軍已進口了以色列制造的哈比無人機和俄制反輻射導彈。中國的軍事原則要求在沖突之初奪取“制電磁權”。獲得反輻射雷達武器符合這一原則,並與中國理論家的“信息化戰爭”的理論相一致。

  遠征行動

  中國遠征部隊包括三個空降師、兩個兩棲步兵師、兩個海軍陸戰隊旅、七個特種作戰大隊、二炮的一個團級規模偵察分隊。解放軍 正重點為這些部隊採購更多裝備、改善分隊戰術、聯合作戰行動的協同性來使這些部隊實現現代化。南京和廣州軍區的地面部隊已獲得了改進型的兩棲坦克和裝甲運兵車,這些部隊可能還裝備了裝甲攻擊車和氣墊船以提高渡海攻擊行動的速度和攻擊力。

  空降部隊可能會獲得諸如伊爾-76運輸機和現代空中機動輕型機等先進的運輸機。解放軍最近還增加了兩棲艦只的生產量,但情報界認為這些增加額仍不足於滿足需求。中國的商船和民兵在獲得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將能夠補充解放軍本身的兩棲運輸能力。

  這些部隊執行的任務包括:特種部隊為兩棲登陸行動創造條件並破壞關鍵通訊節點、空防設施和重要交通線、空降部隊奪取機場為接應隨後的步兵部隊、二炮偵察分隊提供目標方位和戰場評估情報。這些部隊很少在重大兩棲演習中進行聯合訓練。部隊通常都是在駐地、當地和地區訓練設施內進行各自的訓練。目前還不知道中國整合各分隊行動的能力。

  地面部隊現代化趨勢

  在進行裁軍和編制體制調整後,機械化步兵、裝甲兵和陸軍航空兵部隊將在地面部隊中佔據更多的比例。中國也在提高預備役部隊和民兵部隊的作戰能力,並正在探索將一些作戰支援任務外包和使用 地方資源來支持軍事行動的方式。與其它高技術軍種相比,地面部隊所獲得的新型軍事裝備有限。即使是在地面部隊採取裁軍和整合,陸軍的規模仍過於龐大以在全陸軍范圍內實現快速現代化。

  空防

  解放軍已將對重要軍事、工業和政治目標的要點防護轉變為基於一體化現代空防系統基礎之上的聯合反空襲戰役學說。按照這一作戰原則,解放軍將使用飛機、地對地導彈、遠程火炮、特種作戰部隊、海軍部隊和遊擊隊部隊來摧毀敵人發動空中攻勢的能力,並為中國領空提供全面防護、北京一直在通過外國購買和國內研發來獲得第四代戰術飛機(蘇-27、蘇-30、將於05年服役的國產F-10戰機)。解放軍還獲得了先進的空對地導彈,這使其空軍可以攻擊水面和沿岸目標,導彈的攻擊距離更遠,而且打擊精度更高。新型飛機也裝備了更先進的空空導彈和電子戰技術裝備,這些技術要優於或相當於潛在敵手的飛機技術。

  空軍現代化的趨勢

  中國空軍正在用裝備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來換裝老式戰鬥機,其中的一些戰機還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這些戰機在形成作戰能力之後將擴大空軍的作戰范圍。

  採購並生產空中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將極大的提高現代飛機的作戰范圍。中國仍在使發全天候超音速中程戰轟機FB-7具備反艦能力。FB-7的改進可能將包括性能更好的雷達、夜間攻擊航空設備和先進的武器。中國正在提高其特種飛機的性能,重點在研發電子戰、C4ISR、空中加油機。據報道,中國已改裝數種大型飛機用於電子幹擾,轟炸機、運輸機、戰術飛機、無人機可能將安裝新型防區外護航幹擾裝置。

  除此之外,中國正在對殲八II型戰機進行改進,並已幾乎完成FBC-1遠程戰鬥/攻擊機的升級改裝工作。中國所擁有的現代防空導彈的種類和數量正在增加之中,中國已獲得了俄制的薩姆-10和薩姆-20導彈。中國還在防制薩姆-10的中國版紅旗-9防空導彈,這種防空導彈還沒有列裝。中國可能將於2006年獲得S-300PMU2擴展型。採購和部署S-300PMU2將使中國的防空裝備能夠覆蓋台灣上空的飛機。

  反介入行動 防止外國軍事幹涉一直是中國的目標,尤其是沿中國海岸的軍事幹涉,這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安全規劃人員眼中的台灣戰略地緣價值。隨著蘇聯的威脅在八十年代晚期開始消退,中國在西太平洋實施反介入行動的概念從單純使用海上力量擴展為綜合使用空中、水面和潛艇力量。中國看起來正強調反介入戰略,中國大部分的“殺手澗”項目看起來都是出於削弱敵方優勢或制止敵方進入戰區。中國正在具備實現對本地海區實施控制的能力,其中包括水雷、潛艇、巡航導彈和特種部隊。中國正在量產國產宋級潛艇,並正在獲得更多的基洛級潛艇,研發元級新型常規潛艇和093型核攻擊潛艇以執行更長任務期的任務。中國還在研究使用彈道導彈和特種部隊來打擊艦只或它們岸上支援設施的能力。最後,中國正在研發或提高反偵察和反太空能力,使用的手段從低技術的偽裝掩護到高技術的激光和太空追蹤器材。

  中國看起來並將沒有其反介入和海區控制的概念擴展至台灣及其周邊海域以外的海域。如果中國轉向更廣泛的“海洋控制”戰略,那麼說明中國採取這種戰略的主要跡象將是:研發一艘航母、獲得強大的反潛戰能力、獲得真正的區防空能力、採購大量的核潛艇、發展有效的海上C4ISR系統、強化公海訓練。

  保衛重要交通線

  中國更多地參與國際社會事務反映出中國在關鍵資源的進出口市場擁有越來越大的利益,尤其是在能源資源。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它越來越關注關鍵交通線資源流動安全性。例如,中國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進口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胡錦濤2003年年底將中國確保交通線安全的需要稱之為“馬六甲難題”。情報界認為,根據目前的力量結構,中國的水面艦只很難向馬六甲海峽投射力量,尤其是它同時在其它地方開展海上封鎖或入侵行動時。相類似的,盡管海軍有時也對遠至南沙群島的海域進行巡邏,艦只有限的防空能力使其非常易受敵對飛機和艦只的攻擊。

  海軍航空兵和空軍的戰機作戰范圍有限無法對海軍的作戰行動提供有效的支持,但海軍的南海艦隊在最近幾年獲得戰鬥力強的水面艦只和潛艇,這其中包括兩艘可首次提供短程區域防空實力的驅逐艦。

  聯合後勤

  中國後勤改革的特色是將民用行業納入軍事採購系統內。按照這一概念,解放軍將從市場採購通用和軍民兩用產品。更多的後勤功能將被外包,尤其是民用行業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履行的功能。除此之外,解放軍正越來越強調民用經濟的動員力,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科學技術、醫療和衛生業、城市建設、商業和貿易、金融業都將具備平戰動員能力。自2000年以來,中國已改善了其後勤結構、物資協調、聯合後勤系統的有效性。但是指揮系統還沒有與後勤支援系統實現兼容,組織和計劃還與供應管理不兼容。首個實驗型聯合供應分隊才2004年7月才成立。

  太空和反太空能力

  中國一直在重點重要研發先進空基C4ISR和目標確定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個現代的情報偵察監視網絡可能是中國太空努力的主要動力之一,也是其總體C4ISR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北京目前具備潛在軍事價值的太空項目包括:中國於2003年10月15日發射了首個載人飛船。中國媒體報道稱它將於2005年9月發射一個有兩名機組人員的飛船,機組人員將在太空執行為期五天的任務。中國還擁有兩個遙感衛星項目ZY-1和ZY-2.。中國於2003年10月發射了ZY-1B,第三顆ZY-2衛星於2004年10月發射升空。ZY-2的載荷可能包括具備全球偵察能力的數字成像偵察設備。中國還分別於2003年和2004年實驗了新型膠卷成像衛星和小型數字成像衛星。

  中國還對電子情報或信號偵察情報衛星感興趣。盡管這些數字數據系統可能具備向地面站直接傳輸數據的能力,但中國仍可能發展一種數據傳輸衛星系統以支持全球覆蓋。此外,中國還獲得了機動數據接收設備,這可向部署的部隊和分隊提供更為快速的數據傳輸。

  中國還在研究小型衛星並試圖在這一方面獲得外國的幫助。它已發射了數顆小型衛星,其中包括於2003年發射的海洋-1號衛星,預計還將發射海洋2號和海洋3號衛星。中國於2004年發射了四顆小衛星,共中的兩顆可能具備成像功能,另外兩顆則在執行太空環境研究任務。這一類型衛星的其它任務包括地球觀測、通信和導航。中國正在研發重量不足100公斤的微型衛星來用於遙感和組建電光和雷達衛星網絡。中國於2004年4月發射了一顆可能有衛星成像功能的微型衛星。中國的清華大學和英國的蘇裡伊大學正在合作建設一個由七顆微型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衛星的載荷為清晰度達50米的遙感設備,這一系列衛星的清晰度將在隨後得到改進。

  太空現代化趨勢

  中國正尋求成為太空研究的世界級領先國家,並在太空發射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北京的目標是在具備“在接到請求數小時”就將衛星發射入軌的能力。如果有足夠的衛星儲備,長征系列火箭就能夠滿足這種需求。中國在衛星制造方面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載人航天事業方面,在今天秋天進行兩人飛船發射後,中國希望在2010年前進行首次太空行走,並與一個太空實驗室實現對接。

  中國2004年將10枚衛星送入軌道,這是衛星發射數目最多的一年。中國將於2006年發射類似數量的衛星。它希望在2010年前在軌衛星數達到100顆以上,並在2020年前再發射100顆衛星。中國在未來十年裡可能發射雷達、海洋偵察、改進型的照片偵察衛星。中國將最終部署可用於軍事用途的先進成像、偵察、地球資源衛星。作為過渡措施,中國可能使用商業衛星來補充目前的衛星。

  反衛星武器

  中國正在研究並計劃部署反衛星系統,中國已在並將繼續加強其衛星追蹤和確認系統,這是建立可信反衛星實力的第一步。中國目前可以通過發射一枚彈道導彈或在太空發射一個裝備核武器的飛行器來摧毀或破壞衛星,但這種方法有許多風險。中國還在實驗一種地基激光反衛星武器。根據中國對這一領域的興趣,國防情報局認為中國將最終能夠研發一種可摧毀或損壞衛星的激光武器。中國研究人員可能認為低能量激光能“制盲”低軌道衛星上的感應器,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是否進行了相關實驗。

  計算機網絡戰

  中國的計算機網絡戰包括計算機網絡攻擊、計算機網絡防御、計算機網絡利用。解放軍認為計算機網絡戰對於爭取作戰主動權和“制電磁權”至關重要。盡管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正式的計算機網絡戰條令,中國理論家已使用了“聯合網絡電子戰”這個名詞來形容中國的計算機網絡戰。這一概念強調綜合運用電子戰、計算機網絡戰和對關鍵C4節點實施有限的網絡攻擊來中斷敵方的戰場信息網絡。

  解放軍可能已建立了信息戰部隊來研發攻擊敵人計算機系統和網絡的病毒和保護友方計算機系統和網絡的戰術。解放軍已在軍事演習中加大了計算機網絡戰的份量。盡管最初的訓練著重於增強解放軍在計算機防護方面的能力,最近的演習包括了更多的攻擊行動,其中主要表現首先對敵計算機網絡實施攻擊。  


    相關專題: 解放軍有多強?美國這樣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