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加價聲中 防渾水摸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8-30 09:28:47  


  中評社香港8月30日電╱香港《星島日報》今天發表社論「加價聲中 防渾水摸魚」說,國際油價突破七十美元一桶,成為愈來愈多運輸服務機構公開要求增加收費的理由,預計香港將步入各行各業加價聲此起彼落的通脹局面。成本上升,商號加價合情合理,但最重要是要防止有人趁機渾水摸魚,免令普羅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社論表示,油價飆升,最早公開要求加費的是航空公司,但飛機燃油附加費對普羅市民影響較少,往外地旅遊並非生活必須品,空運貨物成本上漲也不對小市民構成直接打擊。不過,現在加價的要求已經由空中擴及海陸,包括小輪小巴,直接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

  一些未必關乎油價的消費品,已經不聲不響地逐步起價,其中最大的推動力是租金成本劇增。一些旺區商鋪租金,加幅尤其顯注,引起的連鎖反應,也快速反映在各行各業,包括衣物和食物方面的價格。政府最新統計顯示﹕上月衣履和食品價格都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百分之三,水電煤氣的費用亦上升百分之二點九,這些都遠遠超過百分之一點三的整體通脹率。除了公屋租金,市民的衣食住行費用都在增加。

  社論說,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當時通脹達兩位數,市民仍然負擔得起,原因是薪酬增幅跑贏通脹,市民消費能力高,內部需求強勁,通脹是經濟健康增長的反映。香港現時經濟復甦,失業率由去年夏季的百分之七高峰回落,但是仍達百分之五點七,低下階層的薪酬未見明顯調高,形成通脹跑贏薪酬之局。而通脹的形成,主要源自油價等輸入性因素及物業價格升值。

  社論指出,現時一些商品和服務加價,原因之一是油價、租金等成本上升,也有是因為過去沙士肆虐期間經濟低迷,一些商戶苦苦支撐,現在趁經濟略為好轉而加價,以求恢復合理利潤水平。這些原因是可以接受的,也在大眾預期之內。實際上,大家預期通脹重臨,肯增加消費,對通脹逐漸「麻木」,加價的民意阻力減弱,如八十年代般大家接受加價,只要求加幅低一點,這又會刺激通脹率進一步攀升,對通脹的預期,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並且不斷循環。

  在各行業加價過程中,不排除有人渾水摸魚,就算成本沒有增加,也參與加價行列,例如有公屋茶樓租金和員工薪酬都沒有增加,卻透過小點變中點的手法變相加價﹔此外,也有商人實施的加幅,遠高於成本增加,在消費者不知不覺間牟取厚利。

  通脹和預期心理有很密切的關係,當人人估計物價上升,往往出現「自我實現」的效果,好政府一定會審慎控制市民對通脹的心理預期,像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便是箇中能手。

  社論認為,商業機構渾水摸魚的加價做法,正是加劇通脹預期的元兇之一,物價加幅拋離薪酬的增幅,使市民生活更為吃緊。消費者組織宜加強監察,揭露誇大成本漲幅的加價行為,令暴利商人有所避忌,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