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神六成功不致演成全球太空爭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0-20 13:40:46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神六的成功意味著中國載人太空技術、在太空進行科學實驗,以及考核多項太空系統工程等領域,向前推進一大步,標誌著中國成為「太空大國」,不至於達到「太空強國」的地位,和美俄相比,仍有有相當的差距。

  社論指出,技術上說,神六完成三項不同以往的探空任務,但在軍事應用上並不突出。即使幾年之後,中國太空人能出艙進行交會對接,在太空設立實驗室,乃至組建太空站,都不能由此斷定,中共具備在太空投射的武力平台。

  美國在太空縱橫四十多年,迄今仍不斷探索「太空軍事化」的可能。美國自2001年起,實施三次太空戰演習,與其說建構太空武力,不如說藉演習釐清何謂太空戰,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尚無最終定論。

  社論提出一比較客觀的說法是,中國經由神舟成為太空大國,卻不是太空強國。所謂「太空大國」,係指一個國家能獨立自主,制定並完成一定規模的太空計畫,中共顯然越過此一門檻。作為一個「太空強國」,則需要雄厚的工業與經濟基礎,在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藝技術上,自成一系並獨占一方,始能稱之強國。和美、俄相比,中共仍有相當的差距。

  基於這種差距,使得中國發展太空工業時,從開始就亟欲找西方大國合作。一方面是冷戰使然,另一面是技不如人,達不到平等互惠。直到1975年美國「阿波羅」號太空船和蘇聯「聯盟」號太空船,首次在太空合作飛行。此值冷戰高峰,敵人亦有合作的機會,不是基於悔悟或友誼,而是實力使然。中國悟出其中的道理,合作與否,不取決於盟邦之間的承諾,即使蘇聯,也有翻臉的一天;擁有實力,始能確保合作長存,即使魔鬼,也有聯姻的時候。

  社論認為,回顧中國太空發展史,可見其亟欲突圍尋求與西方大國合作的軌跡。大國之間的利益之爭,總是夾雜既競爭又合作的多重關係。中國自改革開放後,採取合作大於競爭的外交路線,並從中得到比預期還要多的實惠,而每個實惠都有一定的實力作為後盾。

  比如,當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某個階段成績後,隨即加入相關的國際組織,至今建立十多個太空合作機制;當中國發展「北斗」導航定位衛星初具能力時,立即參與歐盟的「伽利略」全球導航衛星計畫。外傳,美國一度大為緊張,以為中國要聯合歐洲對抗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結果,不是那麼回事。歐盟要自主,中國要取經,美國不能缺席,最後大家作夥,合作開發,各取其利。這也是當前國際社會發展太空事業的新趨勢。預料,中國在太空交會對接技術一經成熟,也就是參與國際太空站計畫之日。

  社論分析,中國從一九五六年起發展太空事業,初期確實是基於軍事考慮,發展火箭就是發展導彈,衛星則先以帶有偵察性能的返回式遙感衛星為主。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太空事業明顯朝向為經濟建設所用,發展思路以促進太空技術及應用領域的產業化為主,軍事應用並不刻意突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最有可能的發展重點,應在對地觀測、通信和定位等領域,以支援三軍聯合作戰。在可預期的未來,邁向「太空軍事化」對中國來說,既沉重又無必要。 


    相關專題: 舉世矚目 “神六”升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