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答中評社 更多 >>  
   中美政經 更多 >>  
美專家語中評:賴清德玩“艱難平衡術”
  中評社華盛頓5月21日電(記者 余東暉)在賴清德就職之前,美國有專家指賴清德“搖搖欲墜的平衡術”將讓各方有機會打和平牌。賴清德就職演講之後,美國另有專家也認為,賴清德意識到他作為台灣領導人面臨著艱難的平衡…
美專家梅惠琳:對台戰略清晰對威懾中國沒用
  中評社華盛頓6月7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指出,美國對台“戰略清晰”對加強對華威懾沒有任何作用,因為解放軍必定假設美軍會試圖干預台海情形…
   台灣問題 更多 >>  
   華府觀察 更多 >>  
美專家:拜登或特朗普都不可能為台灣冒險
  中評社華盛頓5月30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有戰略分析師指出,無論拜登或特朗普當總統,美國都很可能不會冒險就台灣問題與中國進行直接軍事對抗,因為目前區域力量對比對美國不利,與進攻台灣的解放軍進行直接對抗是…
華府觀察:美知道北京準備台灣大選各種結果
  中評社華盛頓12月19日電(記者 余東暉)儘管美國學界普遍相信,北京喜歡看到國民黨在即將到來的台灣大選中獲勝,但他們也知道,北京已經為台灣大選各種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   在布魯金斯學會日前舉行的“…
   熱圖 更多 >>  
   智庫看兩岸 更多 >>  
   智庫看中國 更多 >>  
朱志群語中評:馬英九代表了台灣的和平力量
  中評社華盛頓4月11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政治學者朱志群對中評社表示,馬英九二訪大陸代表了台灣的和平力量廣泛存在,讓大陸看到兩岸關係仍可和平發展的希望。大陸方面借助“習馬二會”也向美方傳遞了“大陸沒有動…
中評關注:美輿論關注中國海軍艦隊規模
  中評社華盛頓6月4日電(記者 余東暉)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已超美國海軍,這引發了美國戰略界的關切。有國會議員推動到2035年美國海軍艦艇數量回升至355艘,但美國戰略學界專家承認,以美國現在的軍工製造能力,美…
   華府特寫 更多 >>  
   國際活動 更多 >>  
華府特寫:又見台灣棒球明星王建民
  中評社華盛頓5月18日電(記者 余東暉)台灣旅美棒球明星王建民17日傍晚出席在華府雙橡園舉行的紀錄片《後勁:王建民》的放映酒會。這是王建民第一次來到雙橡園,儘管2010年到2012年,王建民曾經在華盛頓國…
中評關注:美戰略學者嘆轉向亞洲失落十年
  中評社華盛頓6月18日電(記者 余東暉)在美國將中國定為“頭號競爭對手”,地緣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之際,有美國戰略學者後悔美國失去十年的機會,沒能更早地制衡中國崛起。他們承認,現在美國以時不我待之感,接連…
   美國華人 更多 >>  
   其他要聞 更多 >>  
民調:四分之三美華人過去一年遭遇種族歧視
  中評社華盛頓5月1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亞太裔傳統月來臨之際,最新發佈的一項大型民調發現,近四分之三的美國華人表示在過去一年內遭遇過種族歧視。近八成美國華人認為當前美中關係是負面的;八成二的美國華人希望…
中評關注:美學者憂日本或被卷入美中戰爭
  中評社華盛頓4月16日電(記者 余東暉)日本在美國構建盟友對華安全包圍圈戰略中衝在最前面,引發美國知名日裔學者望月(Mike Mochizuki)的批評。他認為,日本不應一味追隨美國的亞太安全戰略,而應當…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