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答中評社 更多 >>  
   中美政經 更多 >>  
美專家答中評:特朗普的前半年對美中很關鍵
  中評社華盛頓1月3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中技術問題專家特里奧洛(Paul Triolo)對中評社表示,鑒於美中之間互不信任,特朗普上任後,雙方不太可能達成“大交易”。但是,如果雙方能在特朗普上任後半年內達…
中評專訪:達巍談特朗普時代中國如何應對
  中評社華盛頓2月14日電(記者 余東暉)中國知名國際關係問題專家達巍表示,特朗普2.0之初,中美關係開局尚可。儘管下一步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走勢不明,但中國應當“做自己的事情,做正確的事情”,以應對中美關係…
   台灣問題 更多 >>  
   華府觀察 更多 >>  
夏立平:蓄勢、謀勢、運勢 對台應以勢逼統
  中評社華盛頓1月30日電(記者 余東暉)上海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夏立平提出,中國大陸應當對台“以勢逼統”,通過“蓄勢、謀勢、運勢”,把握適當機會促成和平統一。只要中國繼續穩定發展,實現和平統一的…
中評關注:魯比奧出訪中美洲 矛頭對準誰?
  中評社華盛頓2月1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將於2月1日至6日訪問巴拿馬、薩爾瓦多、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魯比奧履新後首次出訪安排在中美洲,首站就是最近衝上特朗普言論風口浪尖的巴…
   熱圖 更多 >>  
   智庫看兩岸 更多 >>  
   智庫看中國 更多 >>  
朱志群語中評:馬英九代表了台灣的和平力量
  中評社華盛頓4月11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政治學者朱志群對中評社表示,馬英九二訪大陸代表了台灣的和平力量廣泛存在,讓大陸看到兩岸關係仍可和平發展的希望。大陸方面借助“習馬二會”也向美方傳遞了“大陸沒有動…
中評關注:新生代美中關係專家對華觀念迥異
  中評社華盛頓10月31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中衝突源於之前將兩國相連的全球秩序的崩潰。不幸的是,許多美國領導人看到美國實力削弱,本能地試圖鞏固它,並反擊那些似乎正在破壞美國實力的勢力。要克服“零和僵局”,…
   華府特寫 更多 >>  
   國際活動 更多 >>  
華府特寫:又見台灣棒球明星王建民
  中評社華盛頓5月18日電(記者 余東暉)台灣旅美棒球明星王建民17日傍晚出席在華府雙橡園舉行的紀錄片《後勁:王建民》的放映酒會。這是王建民第一次來到雙橡園,儘管2010年到2012年,王建民曾經在華盛頓國…
中評關注:“奧庫斯”擴軍事產業結盟引關切
  中評社華盛頓10月25日電(記者 余東暉)以美英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動力潛艇為名建立的美英澳三方聯合機制--“奧庫斯”,展示強烈的擴大軍事產業與技術結盟的意圖。一度對“奧庫斯”軍事結盟意圖遮遮掩掩的美國軍方…
   美國華人 更多 >>  
   其他要聞 更多 >>  
中評現場:中美人文交流要衝破“寒蟬效應”
  中評社華盛頓12月7日電(記者 余東暉)特朗普及其充滿對華“鷹派”的團隊即將再執政,中美人文交流會否再遇“逆流”?中國駐美使館6日晚間通過舉行“中美青年人文交流主題活動”,向外界傳達訊息:衝破“寒蟬效應”…
盧比奧走馬上任再談不搞“價值觀外交”
  中評社華盛頓1月22日電(記者 余東暉)特朗普第二任政府的國務卿盧比奧21日走馬上任。他22日特意發表聲明,闡述“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國務院的優先事項和使命”。   盧比奧再度強調“將美國核心國家利益作…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