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專家書評 >> 詳細内容

珠江文化的立體研究

http://www.CRNTT.com 2006-08-29 10:33:08 彭誼
  黃偉宗教授的新著《珠江文化論》一書,是作者多年來研究珠江文化的優秀學術論文合集,彙集了珠江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從文化學的角度,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珠江文化進行了綜合化、多元化、全方位、多層面的立體研究,這體現了作者將文化研究的視野從理論引向實踐並與現實發展相結合的學科研究的努力。

  文化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地區的文化,無不受該國、該民族、該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技和傳統的影響與制約,並反過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較快的發展,許多國家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有的甚至制定了文化發展戰略。義大利提出對古代文化遺産進行大規模開發,並把它作爲文化經濟新戰略的重要步驟。法國、日本、埃及等國也採取相應措施,確保文化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在中國,“文化熱”也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學科,各個行業。在這樣的文化時代潮流和社會需要的情勢下,黃偉宗教授注意到了水流地域文化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的學術及應用課題。正如他在總序中所說:“這個領域(水流地域文化)的研究,將會給每個水流地域總體特徵作出科學的解釋,找出其歷史與現實和將來的契合點,並以多學科的並行和交叉研究論證的方法,將這些契合點科學化、綜合化、立體化、實用化,使其可作爲具有實用價值的新産品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方略,具有可轉化爲生産力的科學理論或文化精品。”可以說,本書的學術價值和理論創新的意義亦在於此。

  全書共分五個部分:(一)珠江文化概論;(二)珠江文化建議;(三)珠江文化散文;(四)珠江文化批評;(五)增錄。從內容上不難看出,第一部分是從文化學視域來進行區域文化的研究,是對珠江文化基本概貌的本質探討。第二部分用文化學理論來解釋文化的實際建設,爲珠江文化的經濟和文化的開發與發展獻計獻策。第三部分體現了作者用藝術形象以概括珠江各地文化內蘊、文化品格的獨到匠心。第四部分作者把文化作爲文藝批評的參照系進行作品研究,而從這些文化批評又折射出了珠江文化的許多特點。第五部分則是作者通過“他者”以審視自己的文化研究的補充。這幾個部分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側重點立體地再現或重構了珠江文化。

  在水流區域文化中,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卻忽視了作爲第三大河流的珠江文化。本書的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珠江文化概念,並把它提到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這可謂是第一人。作者首先指出,“珠江文化,是指五嶺以南的珠江流域地區的文化,故又稱嶺南文化,主要包括廣東、廣西、海南,以及香港、澳門。”然後又一步步地對珠江文化的形成、發展、總體形象、社會特質、源流、文化特徵、文化風格等周密詳細地進行了敍述和論證。作者在研究珠江文化時不是孤立地看待珠江文化,而是將珠江文化置於整個社會背景中去研究,既注重考察珠江文化的交流融合,又活生生比較其與其他水流區域文化的差異,因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見的見解。如作者通過對珠江文化的宏觀考察,總結出珠江文化的特徵:多元性與相容性;海洋性與開放性;前沿性與變通性;敏感性與爭先性;適應性與實效性;民俗性與大衆性。這幾大特徵,準確地揭示了珠江文化的本質特點。

  以文化始祖、文化哲聖的獨特考察與研究更是體現了作者對珠江文化研究更深一層思考的推進與探索。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論證認爲:“如果說,黃河文化的始祖是黃帝,長江文化的始祖是炎帝,那麽,珠江文化的始祖則是舜帝。因爲在開創中華民族文化的祖先中,——‘三皇’和‘五帝’中,只有虞舜(舜帝)到過作爲中國南方的珠江流域地區,並且在這地區逝世,而又葬在這地區的‘蒼梧之野’”。同時還指出:舜帝以倫理道德規範全民之道德,自然也以此規範他親自開發和統一的南方地帶,使這片未受過道德規範熏陶的“南蠻”地區,受到了道德文化的滋潤和啓蒙。這對於珠江文化地域來說,是具有文化開創意義的,舜帝開發和統一南方的進程中,在運用武力和國家法制之力的同時,也是運用德教和詩樂之力的。至今在南方各地,蒼梧、樂昌、韶關、英德等地尚有舜樂之傳說和古迹。說明舜帝既是中華民族德教與詩樂之開創之祖,也是珠江文化德教與詩樂之祖。對於惠能是珠江文化的哲聖,作者經過大量的史料研究,實地考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惠能不僅是佛教禪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師和領袖,而且是中國禪學文化的創始人,是中國和世界思想史、哲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哲學家。特別是,他創始的禪學文化,典型地體現了珠江文化的傳統特質,尤其是在中古興旺時期的思想文化意識,體現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標誌著珠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的明顯區別,創造了與孔子的儒學、老子的道學並駕齊驅、廣傳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學——禪學。”這一結論,據我所知,在國內外還是第一次,頗具拓新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海上絲綢之路”的考察與關注。一直以來,西方的理論和觀念認爲,中國文化是大陸文化,是封閉和落後的。作者從有關各種史籍的記載中進行多年的發掘、研究和論證,提出了珠江文化是代表著中國海洋文化,是開放和進步的文化的觀點。其論據是“海上絲綢之路”在珠江流域的發現:“歷史記載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在徐聞,而海路交通的都會則是廣州。”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逐步深入,不斷浮現出的史實越來越深刻有力地證實,“中國早就是海洋文化大國,是世界海洋國家的一個重要成員,與世界各國共同創造了歷史和現代文明。”種種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考證匡正了世人將中國視爲封閉的內陸國家的偏見。糾正了黑格爾所代表的西方學者認爲的“中國並沒有分享海洋所賦予的文明”和“海洋不影響中國的文化”等觀點。在這個意義上看,作者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

  作者在重視理論建樹的同時,不忘其指導實踐的最終目的。本書的第二部分是作者指導各級各地進行具體文化建設的周詳縷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操作性。無論是文化品牌的樹立、旅遊文化區的建設,還是文化經濟的定位與開發等,作者無不深思熟慮,以求其完善,並提出各種具體的文化建設思路與設計,皆能持之有故,言之在理,授實施者以圭臬。如在《關於兩廣合作開發“古廣信文化風景區”的建議》一文中,作者首先提出其可利用的價值,明志建“古廣信文化風景區”的依據,然後從文化內涵、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方面進行全面評述,最後提出建設的具體方案與步驟。以理論考察爲途經,以實踐指導爲目的,將文化透視與現實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成爲本書的一大亮點。

  本書的第三部分作者通過文學的文本角度來描繪珠江文化的具體特徵,這既是從文學透視文化,是珠江文化特徵的形象概括與定位,更是從哲學的思考意義上表現、再造珠江文化的一種高度向度。作者在珠江流域各地考察的過程中,每到一個地方都特別留心該地方的文化特點,並通過生動豐富的藝術形象深刻地體現出來。澳門之“門”、香港之“風”、深圳之“窗”、深圳之“龍”、深圳之“鵬”、珠海之“珠”、高州“三樹”、河源四“源”、肇慶五“氣”、嶺南英都、嶺南燕都、嶺南“龍”都、古美之都、南珠之都,以及徐聞濤聲、樂昌樂音、南雄雄根、韶關文流等,都定位得貼切精彩,栩栩而有生色。以心理、觀念等形式保存在風俗、哲學、宗教、藝術、道德規範、倫理之中的各種豐富的文化現象、深厚的文化內涵都在作者娓娓生情的筆調中表達了出來。因此,精美的文采和堅挺的文化品格,精細的藝術感覺和出色的感悟能力,無疑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作者在研究中發現,“將民族傳統文化與地域本土文化的觀念和理論對文學的影響,視若根本性的出發點和歸宿,將文化作爲文藝批評的參照系,是別開生面的。”文學是文化的産物,也是文化的載體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各民族、各地方都積澱出別他的文化傳統、風土人情、價值觀念、審美心理和性格特徵。這諸多的文化因素必然對文學作品産生影響,賦予文學作品有別他的獨特的文化風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本書的第四部分作者把文化作爲參照系用於對嶺南作家的作品研究與批評。這種寫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社會學批評的模式,從而具有了新意。它不僅把文藝批評推向一個新的理論層次,而且在現代文化研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譬如作者在《論珠江文化及其典型代表陳殘雲》一文中,就深入而細緻地分析了珠江文化的特質與陳殘雲兩者之間的聯繫:“珠江與黃河、長江最大的不同是它由三條幹流——西江、北江、東江匯合而成。這種結構形態即多樣性。珠江流域的自然與社會體現著符合這種多樣性的多姿多彩。其地理、地質、氣候、動植物以及經濟、文化、風俗等均如此。陳殘雲創作的最大特點也表現了這種多彩多姿。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寫了歷史和現實中珠江流域各式各樣的生活;從文學樣式說,他幾乎使用了各種文學體裁,並都寫出有影響的作品。”從作者的分析中由此而得出,一方面,從文化學的角度解釋種種文化現象,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文化批評方式。另一面,建立在珠江文化基礎上的嶺南作家文學,是瞭解珠江文化的一面鏡子,同樣生動具體地反映了珠江文化的特色和風格。

  本書的第五部分不是作者的著述,但並非多餘的。就如作者在附記中所說:“這些篇什,是對我歷來著述和學術活動的評析,是學術價值和社會效果的返照,更是對我所進行的學術探討作出有力的補正和發展。”從這些“他者”的文章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黃偉宗教授作爲一個學者所走過的學術研究歷程。他的學術研究集中於文藝理論批評、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化研究等領域,同時他還是一位著作甚豐的作家。先後出版的著述有:《創作方法史》、《創作方法論》、《新時期文藝論》、《歐陽山評傳》、《當代中國文學》、《文藝辯證學》、《文化與文學》、《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論》、《浮生文旅》等。可以說,“他者”的這些評論,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完整的黃偉宗教授關於現代文學和文化學思想和理論的座標系。從最早的文藝批評到80年代提出“以文化觀照文學,從文學透視文化”的主張,再到今天的珠江文化的探討,其學術研究是前後一貫的,其學術成果是非常有價值、有建樹的。

  總之,《珠江文化論》是一部富有創見的優秀著作。我們相信,這部著述不但是作者學術研究的一大收穫,更能爲當前的珠江流域的建設和開發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借鑒。

  (作者係中山大學博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