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專家書評 >> 詳細内容

劉詩東山水所見

http://www.CRNTT.com 2006-09-18 03:54:58 蘇晨
  2003年開年,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一套16卷的《21世紀廣東省中青年美術家國畫叢書》,分别爲16位中青年美術家風格各异的國畫作品單獨立卷,其間有《劉詩東》卷。

  廣東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又是出色國畫家的劉斯奮,爲這一套《叢書》作《總序》,行文中在總論之外,又言簡意賅地對16位入選者的國畫成就一一進行了評論,對劉詩東的兩句評論是:

  劉詩東的畫,取材於外物,而不爲外物所困。强調主觀感受與内心節奏,隨機而發,因勢賦形,寓奔放激情於静穆之境界,故能縱横恣肆,而不失藴借含蓄。

  日前,詩東君持《叢書》之《劉詩東》卷、《劉詩東作品集》、《劉詩東畫選》、《劉詩東畫展》展品畫册及新作一幀過訪,爲問拙眼所見。我翻閲持贈諸作,沉思良久,深以爲劉斯奮所言甚是允當。如果一定要我説點什麽,我想那就不如把劉斯奮的兩句評論略加展開,稍爲補充幾句。

  年輕的山水畫家劉詩東,訥於言,敏於思。他的“外物”、他最關注的外在之美,是大自然之美,特别是他的祖居地粤東客家山水和成長地華南水鄉秀土之美。國畫山水理論講求“師造化,得心源”。這大扺也就是歌德所説的:“藝術家對於自然有着雙重關係:他既是自然的主宰,也是自然的奴隸。他是自然的奴隸,因爲他必須用人世間的材料進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爲他使人世間的材料從他的較高的意旨,并且爲這較高的意旨服務。”這兒説的“較高的意旨”,指的是藝術家的創作目的,創作追求。

  國畫山水大師黄賓虹也在多處説過:“寫山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氣,還得閉目沉思,非領略其精神不可”;“山水乃圖自然之性,非剽竊其形,畫不寫萬物之貌,乃在傳其内涵之神,若以形似爲貴,則名山大川,觀覽不遑,真木具在,何圖勞焉”;“合天工與人工於一爐,大冶大化,臻於至美純真之境”;“古人論畫謂'造化入畫,畫奪造化','奪'字最難”;“山水畫乃寫自然之性,亦寫吾人之心”。

  劉詩東爲文坦言地是“把山水畫當作一個夢去覓求”的那路畫家,非常强調對“外物”的“主觀感受與内心節奏”,所以他筆下的山水,和傳統國畫的山水相較,有些“怪”。須知這“縱横恣肆”的“怪”,“隨機而發,因勢賦形”的“怪”,正是“静穆”的、“藴借含蓄”的寄寓着他追求國畫山水改革出新的“奔放激情”。

  審美情趣,藝術情趣,在藝術創作上至關重要。休謨説:“理智傳達真僞的知識,趣味産生美和醜、善和惡的情感。前者按照事物在自然中實在的情况去認識事物,不增也不减。後者却有一種創造的功能,用從内心感情借來色彩演染一切自然物,而在一定意義上形成了一種新的創造。”休謨還論证了趣味可以“成爲行動的動力”。可不是,劉詩東的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出來,一發16年抱定他追求的藝術情趣鍥而不捨,以至有成,真的也顯示了趣味之“成爲行動的動力”!

  我們或可從劉詩東1994年入選第八届全國美展的飲譽之作《夢歸故園》、《金秋》、《清音》,具體觀察一下他的畫路和心路。不難看出,《夢歸故園》是他面對故園風貌,就所見所感之美,作了精挑細選,經過内心的藝術整合,“打亂重組”又加以變形,畫出來的一幀平和寧静而又内蓄盎然生機的“心畫”。《金秋》是他面對客家山鄉的收成之季,就所見所感之美,經過内心的藝術整合,“巧妙拼聯”又稍加變形,畫出來的一幀燦爛繽紛,興旺富裕,歡樂祥和,安定寧静的“心畫”。

  劉詩東可不是那種因爲功力欠缺,靠所謂“變形”來掩飾其實的人。《清音》一幀正好雄辯地昭示了劉詩東是具有相當到家的國畫山水功力的一位。用上萬條綫搆成的這幀場景壯闊的大畫,把綫的功能運用到近乎極至。他很懂得量與美的辯證法。布萊尼茨認爲:“美感是一種混亂的朦朧的感覺,是無數微小感覺的結合體。”並以大海中一朵朵“濤頭白”的微細之音,匯聚成驚天動地的海之嘯爲例,來加以説明。這就也説着了《清音》,它用上萬條綫“織”出了月色朦朧中山鄉的種種生動景象,隱隱約約美不勝收。搶眼處一條高高飛瀉而下的長瀑,在静寂中真的似有清音注耳。好個“錯雜産生美”,“變化産生美”,“和諧産生美”,“朦朧産生美”。

  黑格爾説:“藝術美是由心靈産生和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産品比自然美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於是16年來堅持“縱横恣肆”地“奔放激情”,憑着“内在的眼睛”的關照所得,真情地述説,述説。從形式到内容,却不顧别人説“怪”,嫌“怪”。一門心思要頑强釋放他們這一代中國山水畫家苦苦求變的情結,爲中國山水畫需要有與時俱進的開拓與新,而不遺餘力地探索,探索,實驗,實驗。一塊磚可能乍起來不起眼,但是一塊又一塊的磚建起一座巍峨的殿堂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