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瀚墨評介 >> 詳細内容
畫餘札記
http://www.CRNTT.com 2007-08-22 01:58:12 陳朋
陳朋作品《青蘋果》
讀中國畫,以爲小橋流水,亭臺樓榭,鏡花水月,芭蕉美人,高士書童,抑或以爲有氣勢,有祥意,有感懷,有樂趣。視畫如同一壺好茶,一樽美酒,一番美景。畫若能怡情養性是一快事。只是,睹畫僅睹畫中事物,情節内容,男女老少,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是一境;睹畫睹當中模樣形式,黑白布局,有色有彩,有筆有墨,又是一境;睹畫能睹作者之心意,睹作者之真性情、真思想,可謂另一境了。
中國畫中的人物畫,寫生是看功夫(而非“工夫”),創作是看綜合能力,小品是看靈性與品味。三者間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我以爲,看一個畫家的潜力,需要全面地審視。有人説,寫生是練習,難登大雅之堂,實屬淺見。優秀的寫生作品,不僅具有高超的藝術表現技巧,還具備獨特而敏鋭的觀察力以及高層次的審美判斷力。不下足十年以上的苦功,難成氣候。如果皇冠比若繪畫,那麽寫生藝術就是這頂皇冠上鑲嵌的寶石。古往今來,東西方繪畫長廊中,數不清的大師們都擁有這顆閃亮的寶石。
人物畫界,建國以後,東南西北中,精英輩出。古人曾言寫人最難。對於畫者,則愈畫愈難。難在觀人間百態,寫社會滄桑,悟人生道理,揚骨氣精神;難在搜傳統精華,察音容笑貌,記流光歲月,抒人情冷暖。
作畫,如走鋼絲,如箭在弦上,如小枝新緑,如赤足過河,如魚潜鳥飛,如深山探幽。前輩先賢,高山仰止,示範在前。藝途坎坷,峰高無坦途。重復他人,重復傳統,重復自己,皆需有警覺。
人物畫講究形象特徵,形象特徵畫不出來,人物就失去性格,失去光彩。
繪畫帶給人的樂趣來源於,畫家在畫紙或畫布上看到了自己的内心追求,并且逐步獲得了一種精神層面上的歸屬感。
風格不是一種樣式,而是一種歷程,一種成長,一種延伸。許多人認爲自己正在學習某種風格,其實他們只是在學習某種畫法。所以,如果有人對我説,你最近風格變了,我只會啞然失笑。
我有一方閒章叫“困而知之”,“困”即“技窮”,“窮”則需“變”,要“變”就得“學”。學習新知識,現在時髦叫“知識更新”,“與時俱進”。知識的“新”是相對的。新知識意味着體驗一種新的精神生活,而非意味抛棄過去。這種生活是適合自己的,是力圖建立某種藝術精神秩序歷程中不可缺少的。
每一個人物畫大家都應該是素描大家。我讀研究生專攻素描三年,現在想來,學三十年也不算多!
清初石濤“搜盡奇峰”,實際已將中國畫帶入現代格局。學石濤之畫法,一幅一法易掌握;多幅多法,反復揣摩、勤學苦練,也能習得皮毛;難在其無法之法,新意暗藏,無迹可循,無法可依,豁然之心境,洞察自然之質,盡寫“有我之境”。
水墨肖像畫的難度,難在“度”上,即分寸之把握。寫少女像,要達到“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减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的境界,需畫内有理有法,有筆有墨,有骨有肉,有氣有韵,形意俱佳;畫外暗藏玄機,天趣流露,引人遐思。
現代人作肖像畫,有西法基礎,全拜現教育體系所賜。但中國畫傳統之思想,傳統之法度,能悟其深意者少。能兩者貫通,縱横古今,俯瞰中外,乃有所成。
程式多被關注於筆墨領域,其實人物形象同樣易流於程式。對於人物畫,形象是本質,形象流於程式,畫難感人。藝術個性的建立,首先是形象個性的建立。此“形”和“象”,可理解爲“形貌”和“意象”。
丙戍年新春於廣州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