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黃永強先生送來的詩詞書稿,不禁浮想連翩: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韶關市率先于省內成立了地市一級的社科聯。而當時的樂昌縣則是最早在省內成立縣一級社科聯的樣板。
由於上述工作關係,筆者常到粵北山區搞社會調研,很自然地便與時任樂昌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樂昌縣社科聯首任主席的黃永強先生結下了至今20多年的友緣。
為帶動地市和縣級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研究與學術活動,筆者當時主持的《精神文明學論綱》課題組,特邀黃永強先生加入,並擔任副主編之一。由於一起研究書稿,接觸、交流的機會多了,我們之間的友誼也隨之日增。
《精神文明學論綱》這一課題的深入研究,引起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長者的特別關注並在百忙中為書稿寫序,充分肯定其深遠的社會價值和創新的學術價值。
該書於1990年底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及時作了報導,其後約60多家報刊相繼予以宣傳,社會各界和國內外同行好評如潮。該書曾榮獲光明日報主辦的“光明杯(1979-1991)全國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獎”等多項。
也從此,一門綜合性的、新興的學科即“精神文明學”,在舉國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熱潮中破土而出、應運而生。
毫無疑問,黃永強先生作為省內最早成立縣級社科聯的首任主席,不僅為樂昌縣哲學社會科學的逐步發展打開了局面,而且作為新興學科“精神文明學”原創之書的副主編,更為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的探索創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當然,黃永強先生尤其擅長的,是他酷愛的詩詞學習和寫作,在詩詞園地裏業餘地勤耕了大半輩子,特別是離休後執著追求,並取得了可喜的收穫。這對於長期生活在基層並擔任繁重的基層領導工作的他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做到了,而且做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在寄情抒懷、愉樂身心的同時,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心品、業品和人品,而且留下了一串玲瓏剔透的佳作,因為《黃永強詩詞選集》的編輯,並矚筆者為序。
這本詩詞選集除開篇萃言、若干附件和後記外,主體部分由“千古風光”、“情系河山”、“感事抒懷”與“新詩之頁”四輯、共百餘首詩詞組成。這些詩詞是作者從大量的習作中挑選出來的,凝聚了作者的許多心血,展示了作者的獨特風格。
對黃永強先生詩詞的評價,早有權威部門作出了反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評價指出:
“特別值得推介的是:其擅長詩詞藝術的研究和探索,注重深入實際感悟人生,其作品以極為凝練的筆墨,烘托出極為深邃的意境和寬廣的情蘊。行文簡潔犀利,想像奇特新穎;文字對仗工整,清嫻淡雅幽香;語言質樸明達,刻畫細緻真切。無論是謀篇佈局還是遣詞用句,都顯示了其嫺熟的藝術功力,創造性地實現了景致與情懷、現實與歷史的和諧統一,自然而然地從多種角度折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潔的志向。撫今追昔,勇於創新,在創新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新的理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寶貴的經驗,撰寫了多首具有較高學術研究價值的精品詩作,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凸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入觀察和藝術把握,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一個詩人在二十世紀所取得的創作業績和向社會奉呈的代表性佳作,為有關部門和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參考借鑒史料,為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引述前面一段很長的文字,是因為該權威評價已經很全面地作了剖析,筆者是持贊同態度的,因此,在序中也就無需贅言了。如果說需要補充什麼的話,筆者認為,黃永強先生這本詩詞選集的鮮明特色,是自然見精神。該選集中的詩詞為言志之寄託,自然心、自然境的自然交融、自然流露和自然昇華,所達到的自然狀態即自然精神,是留給筆者最為深刻的印象。
這正如他的為人。筆者與之神交20多年,最欣賞的也是他的這種自然精神。在他的詩詞選集付梓之際,筆者非常樂意將這種人文並美的自然精神推薦給熱愛國學文化、熱愛詩詞藝術的人們。
(作者係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研究員、教授)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